"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陳管事站在方休的身後,看著宣紙之上的內容,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風箏租借?
活了這麼多年,他還是第一次聽說租借這個說法。
少爺這種辦法,能奏效嗎?
真的會有人願意花上十兩銀子,僅僅只是租借這個風箏一個時辰?
聽上去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了。
方休將最後一個字寫好,放下毛筆,看了一眼,點了點頭,吩咐陳管事道:“去將這副告示貼在門外。”
陳管事雖然心中疑惑,對這個風箏租借的法子也並不是特別的認同,仍聽了方休的話,恭恭敬敬的將這副告示貼在了門外。
方休做完這一切後,又去煙花坊逛了逛,確認一切都和自己想象之中的一樣,便回到了方府。
第二天,古井街。
天一亮,便有不少的居民聚集在這風箏坊和煙花坊的空地前,饒有興致的看著上面的告示。
有不識字的泥腿子看不懂,便大聲的喊:“哪個會識字的,給讀一讀,上面寫的什麼啊!”
片刻之後,一個身穿長衫的窮酸書生站在了告示的前面,一字一句的讀了起來:“風箏租借。
一個時辰十兩銀子,一天五十兩銀子......”
剛讀到這裡,下面便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議論聲。
“一個小小的風箏,竟然還要搞什麼租借,一個時辰就要十兩銀子,這風箏坊怎麼不去搶啊!”
“就是,一個風箏而已,去找木匠做一個也才十文錢,這風箏坊有什麼底氣,租借一個時辰要十兩銀子。”
“此言差矣,這風箏坊的風箏雖然貴了些,可絕不是那些木匠能夠製作出來的。
前兩日,那巨型風箏,咱們也都見了,真可謂是巧奪天物,巧奪天物啊......”
另一個身穿長衫的窮酸書生念念叨叨,周圍的人都不由投去厭惡的目光,而後一陣噓聲。
議論的聲音越來越大,周圍的路人也都被吸引了過來,不住的打聽,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
聽說是一家新開的風箏坊後,全都來了興趣。
京都城乃楚國最繁華的城市,在這裡面,什麼樣的店鋪沒有見過,可唯獨這風箏坊,還是第一次聽說......
風箏也可以開店賣,還是在這等繁華的地段,倒真是個稀奇事。
一時之間,聚在這裡的人越來越多,圍在後面的人甚至都不知道里面究竟發生了什麼,單純的想要湊個熱鬧。
嘈雜的吵鬧聲從店鋪外一直傳到店鋪內。
半響,一個身穿布衣的小夥計罵罵咧咧的開了門:“誰啊,大清早的,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風箏坊的小夥計一推開門,頓時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
整條街道全都堵滿了人,可謂是人山人海。
一個前天還在京師大劇院打雜的小夥計,哪裡見過這種場面,還以為是自己睡迷糊了,眼睛花了。
揉了揉眼,小夥計這才反應過來,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並不是自己想象出來的。
看著面前的這一幕,他心裡頓時一涼。
這些人莫非是跟自家少爺有仇,上門想要報仇的?
這小夥計雖然對方府的事情不是很瞭解,卻也從孫老那裡聽說過。
少爺這些年行俠仗義,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觸及到了一些勳貴的利益,惹到了不少的仇家。
這些仇家或許不敢去方府找少爺的麻煩,卻敢來找一個小小的風箏坊的麻煩啊!
小夥計自己腦補了許多的內容,嚇的站在原地,動都不敢動。
下面的人見到這一幕,也都覺得有些奇怪。
這小夥計是怎麼了?
半響,終於有個身穿華服的商賈開口問道:“小兄弟,這風箏坊何時開門營業啊?”
那商賈剛開口,便見小夥計猛地後退,將門關了上。
留下圍觀的人怔怔的站在原地,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那商賈更是一臉的懵,心道:自己有那麼可怕嗎?
大約過了半炷香的時間,風箏坊的門才再次開啟,這次走出來的,卻不是一個小小的夥計,而是一個身穿華府的中年管事。
不用想,也知道,此人定然是風箏坊的掌櫃。
陳管事......如今,應該稱呼為陳掌櫃,目光在眾人的身上掃了一遍,而後,臉上露出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