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片刻之後,呂四看著方休,面露難色,說道:“少爺,一張報紙,只賣一文錢,還另外附贈一本《西廂記》,這......”
方休看了他一眼,說道:“附贈《西廂記》,只是為了推廣報紙,且僅限於前兩日。
如果這樣,能將報紙在京師推廣起來,這些銀子算不上什麼。”
“可......”
呂四低著頭,小聲道:“小的沒有任何意見,只是覺得,這報紙只賣一文錢,恐怕連本錢都未必能夠。”
方休想了想,問道:“你還記得竹軒齋剛創立的時候,本少爺說的話嗎?”
呂四聽見方休提起這件事,面露之色,說道:“少爺的話,小的一直牢記於心,絕不敢忘記。
少爺教導小的,不可目光短淺,計較一時的得失,竹軒齋的目標,是整個楚國。
未來,總有一天,楚國內,無論士子,還是平民,讀的書皆是竹軒齋所出......”
方休點了點頭,剛準備說些什麼,就看見呂四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呂四抬頭,看著方休,慚愧地道:“少爺,小的明白了,這報紙便是一個契機,將竹軒齋發揚光大的契機。
一份報紙只賣一文錢,雖有虧損,與《西廂記》等書帶來的巨大利益相比,卻是不值一提。
只要將這報紙推廣開來,讓京師的百姓習慣於每日看這報紙,未來,竹軒齋便有了一個推廣《西廂記》等書的機會。
有報紙的地方,便有西廂記,便有竹軒齋,便有少爺......”
方休忙道:“打住......”
呂四正說的興起,聽見這話,忙不迭停住,一雙眼睛看著自家少爺,眨了又眨。
方休道:“記住了,有報紙的地方,便是王土,即是王土,便有陛下的光輝,與竹軒齋無關,更與本少爺無關。”
呂四微微一怔,有些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卻還是點了點頭,說道:“小的記住了。”
方休這才揮了揮手,說道:“下去吧,爭取在這兩日將報紙印製出來,第一篇文章,過兩日,本公子會差人送去。”
“是,少爺!”
呂四一臉激動之色,恭敬地行了一禮,便離開了院子。
……………
時間一晃而逝,轉眼間,便已經到了傍晚。
寧王府前,燈火通明,車水馬龍。
樹上,屋簷上,均是掛起了火紅的燈籠。
張燈結綵,端午節,倒有幾分過年的氣氛。
來往賓客,絡繹不絕。
具都是達官貴人,其中有幾人,方休還曾經在養心殿見過。
今日,康王府並沒有舉辦任何宴會。
因此,除了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天官外,朝中文武百官大都到了,且都備了厚禮。
唯獨方休。
兩手空空,站在人群中,顯得有些扎眼。
其實,關於送禮這件事情,方休是想過的。
只是,思來想去,覺得寧王肯定也不差自己這點禮物,便沒有準備。
最主要的,過幾日便是親軍校閱,他還要省下銀子,籌措用度。
畢竟今年的親軍校閱,不同往日。
既然賣出了門票,總不能讓觀禮的百姓們都站著吧,因此,座位是要有的,這便比預計的多了不少銀子。
除此之外,還多了兩個專案,角旗杆,足球全都要花錢,雖然單拿出來,花費不了多少。
可零零總總,加在一起,花銷便十分驚人了。
寧王府的門前,有十幾個門子,引領著客人,往府裡走。
方休走下馬車,剛往前走了兩步,便有一個門子上前。
“歡迎,歡迎......”
寧王府的門子臉上帶著招牌式的微笑,面對方休的時候,臉上絲毫沒有什麼恭敬的表情。
可能是接待了太多的勳貴,見得多了,也便麻木了,伸手接過方休遞上來的拜帖,翻開掃了一眼。
羽林衛左中郎將,方休。
確認了身份,那門子臉上仍是那副漫不經心的表情,往他身後看了一眼,表情變化,有些古怪。
想了想,試探道:“方中郎將,您的拜禮......”
有多少的勳貴,便有多少的拜禮。
這些拜禮自然不可能是在勳貴們的手上的。
一來,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