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總算進入正題了......
方休看著楚皇,說道:“臣聽說,此次親軍大比,所需銀子,摺合共計八萬兩。
可......如今,朝廷施行茶馬互市、改土歸流。
西南與北方邊境,戰事將起,需要花費大量的銀子,用作軍餉,中原之地又剛剛受災,朝廷為了救濟,同樣要花費大量的銀子,如此,國庫何以承擔。
臣便想,若是能借著此次親軍大比,籌備軍餉,那我大楚邊疆奮勇拼殺的將士,便有可能多一把鋒利的刀劍,多一套護體的鎧甲。
因為這,便增加了幾分活下去的希望,我大楚也多了幾分勝算......”
他話還未說完,便被楚皇打斷:“籌備軍餉?”
楚皇微微皺眉,看著方休,問道:“親軍大比,如何能籌備軍餉?”
等的就是這句話。
方休笑了笑,說道:“臣未參加校閱前,曾認識不少商賈,其中有一人,名為王寶樂,聽聞朝廷有意與草原諸部於北方邊境一決雌雄,願意獻出五千兩銀子,用作軍費。”
楚皇聽到這,眉頭皺的更緊,卻沒有說話。
方休頓了頓,繼續道:“除此之外,臣還聽說,京師一些商賈,聽聞此事,均是熱血昂揚,有心......”
楚皇越聽,臉色越冷,看著他,厲聲道:“那些商賈許了你多少好處,讓你如此為他們說話!?”
楚皇的反應,在方休的預料之中,卻仍裝作一副惶恐的樣子,忙道:“臣只是想要為陛下分憂,絕沒有收受任何好處。
臣雖然愛財,卻也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陛下明鑑。”
楚皇冷哼了一聲,冷聲道:“商人重利,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為何要去做,草原諸部的事情,已有百餘年之久,從未有過商人進獻銀子一事,偏偏這次......
國朝雖輕商賈,卻也有國法在上,莫不是......”
這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朝廷跟草原諸部打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怎麼這一次,商賈們就熱血激昂起來。
一個人就是五千兩銀子,這些商賈的銀子也不是大風吹來的。
如果沒有威逼利誘,或者許下各種好處,他們怎麼可能心甘情願的奉上銀子?
楚皇雖然沒有親身體會過民間疾苦,卻也不是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
這種事情,略微一想,便可以察覺出蹊蹺之處。
因此,才會如此憤怒,也就是念著方休乃是忠良之後,又進獻安國之策,才表現得極為剋制。
若是別人,恐怕已經讓人拖下去打了。
楚皇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下怒火,看著方休,冷聲道:“說,怎麼回事?”
方休低著頭,解釋道:“回陛下,即便中原沒有受災,草原諸部不似這般狼子野心。
親軍十六衛每年一小比,四年一大比,花費也是極多。
臣深知國庫的銀子來之不易,且......”
“說重點!”
聽見這話,方休十分直白的道:“國庫裡沒有銀子,即便是有,也不可能用在親軍大比上。
而親軍十六衛每四年便要平白花費掉近八萬兩銀子,對於朝廷,是極大的負擔。
於是,臣便想,若是京中富商參辦,捐出銀兩籌備大比,豈不是為朝廷省下了銀子。
所付出的,不過是讓富商們在校閱場上,擺上幾塊牌子,用以宣傳他們的商鋪。
除此之外,還可以售賣門票,所得三成歸於國庫,三成回饋給籌辦的商人......剩下的四成,歸於陛下的內庫。
這樣一來,商賈們得了好處,朝廷也省下了一大筆銀子,還顯得朝廷體恤......
臣以為,此法乃是三全之法,對朝廷,對商賈,乃至對陛下,皆有益處,所付出的,僅僅只是一些清流們的口舌是非......”
方休深知......
想要說服別人,最好要以別人的利益為出發點,表示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當然,在這之前,首先要明白對方需要什麼,喜歡什麼......,這叫投其所好。
銀子,沒有人不喜歡,哪怕他是皇帝......
更可況,這件事情即便辦成了,也不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而是站在朝廷,站在國庫。
說到這,方休抬起頭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