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不管怎麼說,方休對於這種有信念的人還是十分尊重的。
堂堂英國公的長女,想要什麼不都是唾手可得。
明明可以藏在深閨,做她的世家大小姐,卻跑到京都府衙,做一個小小的八品捕頭。
若非有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高強的武藝,又如何能讓京師無數紈絝聞而色變,稱呼其為魔頭?
方休目送夏憶雪走出春風樓,自己也起身,向隔壁書坊走去。
書坊的名字為竹軒齋,竹軒的意思乃是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竹軒齋雖不是用竹子建造,周圍卻養了許多雅竹,很有文人氣息。
蘇軾曾說: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竹軒齋雖有竹,刊印的內容卻並不雅,只有一本通俗話本《西廂記》。
可就這一本《西廂記》,還只刊印了前三卷,且沒有發售,只是在隔壁春風樓做了宣傳。
前一百名購買《西廂記》者,可以憑藉此書在春風樓領取一杯一醉方休。
一本書不過五十文錢,只要搶到,便可以得到一杯十兩銀子的美酒。
這種買賣,便是傻子,也知道划算極了。
因此,竹軒齋門口,時常會有一些喝的醉醺醺的酒徒來回晃悠,似乎在看,這《西廂記》何時發售。
方休來時,便看見了兩個衣衫襤褸的老乞丐蹲在竹軒齋的門口,時不時的抬頭往裡張望著。
繞過他們,走入竹軒齋正堂,一眼便看見一個熟悉的人影,前春風樓掌櫃,呂四。
呂四原先正捧著《西廂記》的原稿,細細讀著,抬頭,看見方休,忙不迭迎了上去。
“少爺,您來了。”
呂四站在方休面前,躬身,行了一禮。
方休擺了擺手,問道:“《西廂記》印多少本了?”
呂四看向身後忙活的夥計,想了想,回道:“稟少爺,至少一千本。”
方休眉頭微微一皺,說道:“太少,明天再招些夥計,爭取在清明之前,印出一萬本。”
“是,少爺......”
呂四應了一聲,隨即,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方休看了他一眼,道:“想說什麼便說吧。”
呂四猶豫了一下,忍不住道:“少爺,這本《西廂記》,小的看過了,所講的不過是一些男女之事,在小的看來,再普通不過,未必能在京師大賣。
若書印了,卻賣不出去,屯在竹軒齋,豈不是做了虧本的生意......”
方休坐下,抿了口茶,淡淡地道:“竹軒齋只負責刊印,剩下的事情,本少爺解決。”
聽方休這麼說,呂四雖對《西廂記》不甚看好,卻還是乖乖應了一聲是。
當初老爺剛離府時,少爺要賣了祖產,他作為諸多管事之一,也是哭天喊地,覺得天都要塌了。
可兩個月過去了,這祖產非但被收了回來,憑藉城南這幾處宅子和一醉方休,竟還賺了不少。
在此期間,少爺還參加了校閱,斬獲頭名,被陛下御筆親封為將軍。
這一切,方府的管事們都看在眼裡。
雖然,外面還都盛傳,方府這位是敗家子,人間渣滓。
他們心裡卻明白,少爺......那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
此刻,呂四便下意識地選擇了相信少爺,回道:“小的這就貼告示,招夥計!一定在清明之前,印出一萬本《西廂記》。”
方休點了點頭,風輕雲淡地道:“本少爺知道,當初讓你離開春風樓,你心裡多有不滿......”
呂四嚇了一跳,忙道:“小的對少爺,那是忠心耿耿,天地可鑑,絕沒有哪怕一丁點的不滿。”
方休看了他一眼,繼續道:“本少爺讓你來執掌竹軒齋,是信得過你,看重你,因為這竹軒齋,在本少爺的心裡,是遠遠比春風樓要更加重要的。
這天下的酒徒,確實不少,可十兩一杯的酒,又有幾人能消受得起?
這是在京師,多達官貴人,因此,這一醉方休才可大賣,離開京師,除了江南兩道那等富庶之地,一醉方休又能賣出幾何?
可這書......不一樣!一本書少則幾文銀子,多則十幾文,至多也不過百文,那是全天下都能消受得起的。
若是能打出招牌,進賬的銀子,一個小小的春風樓,又如何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