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少爺!”
秀兒清秀的小臉露出欣喜之色。
方休伸手摸了摸她的腦袋,帶著她朝城門的方向走去。
這津州府城不算大,甚至用不到馬車,走路便能到很多地方。
從方休所在的地方走到城門處僅僅只需要十幾分鐘的時間。
秀兒說的沒錯,城門口的確是貼了一個告示。
也是有不少的百姓圍繞著這個告示,湊著熱鬧,卻是不知道這告示上面寫的是什麼內容。
方休上前想要看一看,卻是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大冬天的一襲青衫,手拿摺扇,輕輕的扇風,明明凍得瑟瑟發抖,卻是咬著牙的堅持。
沒錯,那站在告示旁邊的正式那津州知府的侄兒,趙子平趙公子。
此時此刻的他就站在這告示的旁邊,強撐著看著告示上的內容。
底下的百姓好奇的問道:“趙公子,趙公子,這告示上到底寫的什麼?”
“對啊!趙公子,你是讀書人,快點兒給我們讀一讀唄!”
趙子平聽見百姓們的議論聲,本想罵:正在看呢!催什麼催!
可是聽見那句,趙公子,你是讀書人。
原先的怨氣又是瞬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欣喜。
他的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看著那告示,一字一句的讀道:“津州港口,海寇肆虐,今衛所疲敝,屯兵倦怠......”
讀了好長時間,百姓們都是認真的聽著。
趙子平讀完後,環顧四周,目光在眾人的身上掃視,問道:“都聽明白了嗎?”
眾人面面相覷,卻是搖了搖頭,說道:“沒聽明白,這說了半天,到底是啥意思。”
“好像是有海寇要來了吧。”
“海寇?津州港不是不鬧海寇了嗎?怎麼突然又有海寇冒出來了?”
“就是啊!這海寇不會上岸吧,不會到津州府來吧!”
“英國公不是建立了一個津州衛所嗎?那衛所的兵卒都去哪兒了?”
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著,趙子平聽了,卻是鬱悶的想要吐血。
感情自己在這裡讀了這麼半天,每一個人聽得懂的,那自己在這裡白費什麼功夫?
他看著這些百姓,越發的不耐煩,想要罵人。
但是,還沒有開口,便聽見一個拄著柺杖的老者,顫聲道:“趙公子,這告示上面寫的是什麼意思,我們都沒有讀過書,聽也聽不懂,您是讀書人,給我們解釋解釋唄。”
讀書人......
趙子平聽見這三個字,眼眸一下子亮了。
自己乃是讀書人,讀書人便要有讀書人的氣度,不能跟那些蠻橫的武夫一樣。
聖人曾經說過,百姓們就是需要教化的。
若是這些人都讀過書,什麼都懂,那還要自己這個讀書人做什麼呢?
於是,大聲的解釋道:“其實沒什麼內容,很簡單,這告示就是說津州港口那邊突然冒出了一夥海寇,咱們最近想要出海打漁的,這幾天可以歇一歇了。
還有就是津州衛所計程車卒還有軍屯的屯兵們,這段時間都是累了,人數也少,在陸地上保護一下大家還成,到海里跟那些海寇搏殺就差了一些,想要各位踴躍的報名,另組建一支剿寇衛隊,把那支海寇給打退了!”
他說這話的時候,聲音有些發顫,卻還是咬著牙,不願意多披上一件大氅。
與此同時,時不時的還要扇一扇扇子。
在他的眼裡,讀書人就該是這樣的。
站在這城門前,有辱他世家公子的身份。
但是隻有在這裡,只有面對這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戶們,他作為讀書人的優越感才能體現。
其他的地方,無論是勾欄,還是青樓,亦或者是酒樓。
其他的人也都是讀書人,而且還有吟詩作對,他就比不上了......
他一個人站在臺上,洋洋得意,自己乃是一個讀書人。
臺下的人卻是因為這則告示,陷入了議論中。
“什麼?還真的有海寇了?”
“聽趙公子的意思,這海寇還挺厲害的,衛所的兵卒加上軍屯的屯兵們都是打不過,要咱們有什麼用?”
“對啊!就是,咱們種種地還行,讓咱們去打仗,那還不如去京都府做工呢!”
“聽說現在在京都府修路,一個月能領三兩銀子呢!比打漁掙得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