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道:“是,陛下!”
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的變化,心裡面卻是想。
這一次回京以後,無論如何也不能得罪了新安候。
“對了,劉成啊......”
楚皇看著不遠處挖紅薯的知府,似乎想到了什麼,看向劉成。
劉成忙不迭的應道:“陛下,您有何吩咐?”
楚皇看著他,問道:“朕若是沒有記錯,戶部侍郎嚴松似乎在臨澤府?”
劉成聽見這話,臉上露出思索之色。
片刻後,回答道:“回稟陛下,嚴大人如今的確是在臨澤府,任的是中原道節度使。”
楚皇點點頭,又道:“朕記得他是最為反對這地丁合一之策的,他到中原三道也有一段時間了,朕倒是想要看看,他有沒有一點兒改變。”
說到這裡,頓了頓,又道:“這一次回京的時候,去臨澤府轉一轉吧。”
劉成忙不迭的道:“是,陛下!”
楚皇點點頭,目光再一次看向那田裡的農戶們,表情恢復了原先的莊重。
不知道他的心裡面究竟在想一些什麼。
劉成站在楚皇的身後,也是不敢發出一點兒聲音,生怕打擾了陛下。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轉眼間,又是兩天以後。
地裡面的紅薯,大部分全都被挖了出來。
仔細的統計了一下,這寥寥的幾畝地的紅薯,竟是夠整個姑蘇府的人吃上好幾天的。
楚皇得到這個訊息,幾乎想要把整個姑蘇府城郊的良田,全部都給種上紅薯。
但是,想了想之前方休信上所說的,還是算了。
這紅薯生長不需要多麼好的土地,即便是在北方四州,只要不是冬季,氣候太過惡劣。
那也是可以種植,可以生長的。
而稻穀就不一樣了,必須要良田才能種植。
若是在那些荒蕪的田地上,壓根是種不出來的。
因此,方休給楚皇的建議是,或者說給戶部的建議上。
在一些無法種植稻穀的田裡,種植這種紅薯。
而原先可以種植稻穀的田地,則是儘量的維持不變。
楚皇也是採納了這個建議。
最終決定,把這些紅薯儲存起來,用作種子,運送到一些比較荒蕪的地方,然後種下。
等到來年的時候,再作為糧食。
除此之外,也就沒有什麼了。
楚皇又叮囑了那姑蘇城知府兩句,便再一次啟程,離開了姑蘇府......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