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毫無疑問是竹軒齋。
竹軒齋的報紙在京都府,在整個楚國的地位,甚至已經不亞於六部中的禮部。
這一點沒有絲毫的誇張。
禮部的公告,在很多的時候都沒有竹軒齋的公告來的有用。
甚至出現了這種現象。
新任的禮部尚書想要公告某個訊息的時候,都是在竹軒齋的報紙上刊登的。
禮部也不止一次的提出,自己創辦報紙,最起碼要與竹軒齋分庭抗之。
然而,都沒有成功。
雖然陛下沒有制止他們創辦報紙。
可是相比於已經創辦了數個月的竹軒齋,還是差的太多了。
他們的很多訊息,百姓們壓根就不喜歡看。
也是因為如此,禮部的報紙一開始出來的時候,還是有些人買的。
可是時間一長,買的人越來越少。
到了最後,已經沒有一個人買了。
最後,禮部的報紙也就形同虛設了。
這並不是重點。
除了竹軒齋外,還有兩個訊息的來源地。
一是寶樂坊。
這就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了。
畢竟是這麼多的人的銀子在的地方。
無數的眼睛都盯著這裡呢。
訊息自然是無比的靈通。
第三個,就是這春風樓了!
食客們經常在一起聊天。
說不定就被別人聽了去,然後就傳開了。
能夠在春風樓吃飯的,一個個的身份都是非凡。
最差也是商賈。
他們聊的東西,見過的東西,自然是其他人沒有辦法比的。
當然,也有一些人刻意的在春風樓散佈一些訊息。
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
有的時候,很好分辨,有的時候,很難分辨。
他們所需要做的事情也是很簡單。
就是點幾道飯菜,然後大聲的聊天,不經意的透露那些從內部人士那裡聽到的訊息。
有人相信,有人則是不相信。
但都無所謂,只要訊息能夠傳開,對於這些人而言,他們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這一天就是如此。
幾個食客圍坐在一個桌子上,桌子上擺著各種珍饈。
他們卻是懶得看一眼,只是大聲的聊天。
“聽說了嗎?昨天康王殿下想要與新安候商議事情,但是新安候如何也不同意。
康王殿下就在方府的門前等了三四個時辰,直到最後,都沒有等到新安候!”
“真的假的!堂堂的康王殿下,一個小小的新安候,怎麼可能?”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