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百姓該如何想?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們該如何想?
新安候方休又該如何想?
這些都是問題。
更何況,他之前已經跟陛下誇下海口。
這件事情,他可以處理。
猶豫了許久,禮部右侍郎咬了咬牙,做出了決定。
他看向那些士子們,表情異常的堅定,道:“本官實話同你們說,新安候究竟是何目的,想要做什麼,本官也不知道。
但是有一點,本官可以確定,這科舉之變從頭到尾都是新安候一個人所為。
你們跪在這裡沒有任何的用處。
無論是陛下,還是幾位閣老對此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更何況這件事情並沒有定下,甚至幾位閣老都不知道有這回事情......”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一個士子打斷:“竹軒齋的號外都已經刊登出來了,這件事情,唐大人還要裝聾作啞,當作沒有看見嗎?
學生可是聽說,這竹軒齋的報紙,不止是我們這些學生在看,便是陛下,幾位閣老也是要看的。
而且每天都要看,看過以後還是讚不絕口!
這些話都不是學生妄自猜測,而且幾位閣老親口承認的!”
這話是實話。
這報紙的地位非同凡響。
楚皇和閣老們雖然有自己的情報來源,也有自己的資訊來源。
可是報紙上面刊登的許多事情,卻是他們平常的時候不會注意到的。
但是,這些事情刊登在了報紙上面,就意味著百姓們愛看,代表著民心。
因此,楚皇和閣老們即便是瞭解很多的資訊,也會看一看報紙。
而且這竹軒齋的寫手們還是有些功夫的,文章寫的通俗易懂,看上去十分的有趣。
別的不說,就是歐陽閣老就時不時的看看報紙上面的奇聞異事。
雖說是話本,看上去也是極其的有趣。
因此,在這些學生們,或者說在楚國的百姓們的眼裡。
竹軒齋其實是有一定的地位的,甚至某一階段,很多人,尤其是京畿之地以外的人,都以為竹軒齋是禮部辦的。
既然竹軒齋都刊登出了號外。
唐大人您卻說,陛下和幾位閣老都不知道......
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