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離岸基航空兵,其實就是要海軍專注於遠洋。
在去年的軍方高層會議上,趙耀國就明確提到,海軍是維護海外利益的急先鋒,也是捍衛國家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海軍要有勇於走出去與敢於迎接挑戰氣勢,更需要集中力量做好本質工作。至於保衛本土,遏制周邊威脅,完全可以交給空軍與6軍,不應該成為限制海軍前進步伐的理由。
雖然這話有點片面,但是在大體上沒有錯。
強國海軍,從來不會在家門外面徘徊。
當年的日不落帝國,一向奉行進攻戰略,只要有威脅,懸掛著米字旗的艦隊就會出現在敵人的家門外。現在的花旗海軍也是一樣,哪怕需要跨越大洋,也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敵對國家近海。
今後的華夏海軍也該如此,把戰線推進到敵人的家門外,而不是在自家門外禦敵。
顯然,童興武就是海軍中“進攻派”的典型代表,而且是旗手級人物。
雖然童興武現在只是南方戰區海軍艦隊司令,但是在海軍建設上,他有言權,而且他的話有很重的分量。
這次,他就是去參加國防建設展規劃會議。
兩年的時間,對海軍建設來說,實在太少了。
兩艘oo3型航母均已下水,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舾裝,其中一號艦“滬”號預計能在今年年底交付給海軍,二號艦“津”號要等到明年。一切順利的話,兩艘oo3型航母最快能在明年年底之前形成戰鬥力。
第二批兩艘o55型驅逐艦已經在去年年底交付給了海軍,很快就能加入戰鬥序列。只不過,o55型驅逐艦的建造工作也就到此為止。不是說o55型驅逐艦不夠先進,更不是說太過昂貴就不造了,而是o55b型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第一批兩艘的建造計劃正在審批,因此沒有必要繼續建造o55型。
此外,在過去兩年內交付給海軍的還有四艘o54b型護衛艦,四艘o95型攻擊核潛艇與四艘o96型戰略核潛艇。只不過,除了第二批四艘o54b型護衛艦之外,海軍暫時沒有其他在建艦艇。
相對而言,海軍在過去兩年裡獲得的最重要的裝備,其實不是戰艦,而是戰鬥機。
去年年中,第一批四架j-2oc2交付給海軍航空兵。按照計劃,海軍將在三個月後接收第二批八架,而且之前裝備的二十四架j-2oc將全部送回去進行升級改造,達到j-2obsp;
當然,j-2oc2只是一種方便的稱呼,其正式編號依然為j-2obsp;
簡單的說,j-2oc2其實就是完備型的j-2oc,而之前服役的j-2oc其實是簡化型,即沒有配備s-15動機。也就是說,完備型的j-2oc配備了s-15動機,達到了軍方提出的所有效能指標。
事實上,海軍的j-2oc是第一種配備s-15,並且達到裝備規模的j-2obsp;
空軍的j-2ob,去年年底才下線,而且先交付的八架全部提供給了“新高峰”基地的訓練部隊。提供給作戰部隊的j-2ob還在生產當中,而且預計最快要今年年中才能交付第一批十二架。
可以說,j-2oc完備型所帶來的戰鬥力提升絕不亞於兩艘oo3型航母。
很簡單,j-2oc是第一種真正能夠跟f-22a抗衡的第四代重型制空戰鬥機。
關鍵就是s-15動機。
這種被華夏軍方給予厚望,從立項到批次生產用了近二十年的大推力軍用動機,絕不比用在f-22a上的f-119動機差。其最大軍用推力達到了一百一十五千牛,最大加力推力在一百七十千牛以上,推重比為十點五。依靠這種動機,j-2ob/c均獲得了音巡航能力,而且最高度由二點零馬赫提高到了二點五馬赫,空戰推重比過一點二,加效能提高百分之三十,爬升度提高百分之二十五,機動效能比j-2oa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五十,而且典型任務載荷時的作戰半徑增加了百分之十五。總而言之,有了s-15,j-2o就能跟最強的第四代戰鬥機抗衡。
顯然,j-2oc對海軍的意義遠在j-2ob對空軍的之上。
別忘了,花旗海軍暫時沒有重型制空戰鬥機,其艦載航空兵的主力是f-35c,而這種戰鬥機的效能甚至不如f-35a。至於充當多用途戰鬥機的f/a-18e/f,只是三代機,根本不可能跟四代機抗衡。
也就是說,華夏海軍艦載航空兵在獲得完備型的j-2oc之後,已經獨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