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人際交往中,空間距離成了一種交際環境。改變與對方的空間距離就能改變對方的感覺與態度。換一種角度看,那些離我們越近的人對我們所產生的影響也就越大。著名成功學大師卡耐基曾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取決於他的專業知識,還有85%取決於他的人際環境。”因此,選擇一個陽光健康的人際環境,對一個人成長髮展影響深遠。接近那些勤奮積極的人,你會在不知不覺中深受他們的感染,也養成奮發向上的心態,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與那些自暴自棄、滿腹牢騷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跟他們一樣頹廢消極,喪失鬥志。

一次,《心靈雞湯》的作者馬克?漢森和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同臺演講。演講完畢後,馬克?漢森和安東尼?羅賓熱切地交談起來。馬克?漢森問道:“安東尼?羅賓,我們同為成功學大師,為什麼我的年收入才100萬美金,而你卻可以拿到5000萬美金?這其中有什麼奧秘嗎?”

安東尼?羅賓反問道:“馬克?漢森先生,你每天都跟什麼樣的人呆在一起呢?”馬克?漢森驕傲地答道:“我每天都跟百萬富翁在一起。”安東尼?羅賓微微一笑,說:“這就是你的問題了,每天跟我在一起的都是億萬富翁。”

選擇與比你優秀的人在一起時,你就有了前進的目標。與鷹在一起,不是鷹你也會學著飛翔,與小雞在一起,是鷹你也飛不起來。要想成功就和成功的人在一起,要想快樂就和快樂的人在一起,要想健康就和健康的人在一起,要想美麗就和美麗的人在一起。

28。 相似性原則

相似性原則:人們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

小林在北京上完大學後,決定留京發展。可是在人才濟濟的京城,小林很難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參加了好幾次面試,他最終都被淘汰出局。一天,一家不錯的貿易公司打電話來讓他去面試。正在為工作發愁的小林決定再去碰碰運氣。

來到這家公司後,面試官讓他先自我介紹一番。小林聽出面試官的口音中夾雜著自己老家四川的口音,於是在面試結束後,他極有禮貌地問了一句:“請問您是不是四川人?”面試官微笑著問他:“你是怎麼知道的?”小林說道:“我是四川人,聽到您的口音覺得很親切。”面試官拍拍他的肩膀說:“你我都是老鄉,還真是有緣。你很優秀,專業也比較對口,這樣吧,從下週一開始,你就過來上班吧!”

就這樣,小林巧妙地利用了自己與面試官的地理相似性——同為四川人,順利地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

相似性原則認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這裡所指的相似是指人們感知到的相似性,包括信念、價值觀、態度和個性品質的相似性,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齡的相似性,以及社會地位的相似性等。

在生活中,我們也時常見到這樣的情形:人們在早期交往中,年齡、社會地位、外貌吸引力往往起著重要作用,隨著交往的加深,信念、價值觀、個性品質等因素的作用會慢慢突顯出來,超過了其他的因素;很多興趣愛好、價值觀、宗教信仰等相同的人,往往能夠成為知心朋友;在一些社交場合,如果能夠表明自己與對方有相似的經歷或觀念,更容易找到雙方感興趣的話題,讓彼此的交談更加投機。

人們為什麼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呢?心理學家認為,跟自己相似的人交往能夠肯定我們自己的信念、個性品質和價值觀,起到正面強化的作用。彼此在交往的過程中,也極少因為觀念的相悖而發生爭執和相互傷害;此外,一些相似的人容易共同組成一個群體,人們生活在這個團體中,可以團結一致對付外界的阻力,增強安全感和歸屬感。

為了從理論上證實“相似性原則”的效用,美國心理學家紐加姆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他讓17名互不相識的大學生同住在一間宿舍中,對他們的親疏變化過程,進行了長達4個月的跟蹤調查。實驗結果表明,在相識之初,空間距離的遠近決定了彼此的親疏程度;然而在實驗的後期,那些在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上相似的人,在研究結束時都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俗語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們在交往中,如果發現彼此志趣相投,自然會成為知己朋友;相反,如果隨著交往的深入,發現雙方的價值觀有著天壤之別,即使彼此已經非常熟識,也會因為這種觀念上的差異而分道揚鑣。

有一個“割席斷交”的故事,說的是古時有一對名叫管寧和華歆的好朋友。一天,他們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窗外傳來一陣喧譁聲,原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