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十年,精通荊楚長劍的俞大猷奉命南征,特地到嵩山少林觀看武僧棍技,結果大失所望,認為少林功夫已失古人真訣。
在少林寺主持的請求下,俞大猷帶著年少而有勇力的宗擎、普從兩人,隨其南行出入營陣之中,時授從陰陽變化真訣,復教以智慧覺照之戒。
三年後,二僧歸少林,以所授之教,轉授寺眾。
十三年後,宗擎再次見到俞大猷,並告訴他普從已化為異物,惟他回寺以劍訣禪戒傳之,眾僧所得最深者近百人,其傳可永也。
由此可見,少林棍法實則得益於俞大猷。
當然,武藝只是旁支,俞大猷真正擅長的還是水戰,尤其是跟倭寇作戰。提前俞大猷的功績,就不得不提明朝倭寇之患。
元末時天下大亂,一些日本武士來到中國沿海地區活動,明朝倭患早在明初便已開始。到了嘉靖年間,明朝國力衰退,朝廷奸臣當道,而日本國內也戰亂不斷,明朝倭寇之患達到了頂點。
由於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當時的對外貿易已經相當發達。沿海一帶的海上貿易也有利可圖,但因為明朝的“禁海令”,和國外通商是被嚴令禁止的。
中國出產的茶、瓷器和絲綢都能在海外賣個好價錢,據說絲綢運到南洋價格可以提高十倍。如此一來,一些中國的商人或海盜,如王直、徐海等人為了經商發財,開始與倭寇互相勾結,形成海上走私集團,使得倭患愈演愈烈。
那些商人也就成為了“倭寇”的一部分,才有了《明史日本志》所說的:“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的說法。
由此,也誕生了一批抗倭名將。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戚繼光,被譽為民族英雄。
同時代的俞大猷,其一生幾乎都在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他所率領的“俞家軍”甚至能將敵人嚇退,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共同掃平了為患多年的倭寇,以及趁機作亂的偽倭寇。
難得的是,俞大猷雖然戰功累累,卻經常被彈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領軍功,但俞大猷卻從來不會計較,仍舊全力打擊倭寇。
如此大將,實屬難得。
……
當天,歐陽朔就下達了對俞大猷的任命。
任命俞大猷為崖山艦隊水師提督,授予其“鎮海將軍”的三品將軍軍銜。如此一來,南洋水師四大艦隊只剩下最早成立的北海灣艦隊,還沒有提督坐鎮。
按理來說,俞大猷最擅長的是對付倭寇,特長【除寇】更是專門針對東瀛水師設定的。奈何東瀛附近海域,距離山海城還太遠,鞭長莫及。
因此,歐陽朔只能先任命俞大猷為崖山艦隊提督,以後再做計較。歐陽朔相信,水師兵發東瀛的那一天,必定為期不遠。
************
五月十日,星洲港。
遠洋艦隊補給完畢,再次踏上征程。
自星洲港出發,艦隊途徑馬六甲海峽,再越過格雷特海峽,就進入印度洋,接下來才是真正一望無際的汪洋。
茫茫汪洋中,如果沒有牽星術,怕是連航向都把握不準。
因為在東南亞耽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遠洋艦隊必須趕在夏季結束之前進入紅海,因此歐陽朔此次無意跟天竺等國打交道。
遠洋艦隊在天竺南面的斯里蘭卡,短暫停留兩天,稍事補給之後,就再次出發,下一站就是位於亞丁灣的索馬利亞。
歐陽朔計劃著,在索馬利亞補給之後,就直接穿過曼德海峽,進入紅海。
馬六甲海峽到曼德海峽的這一段航程,是整個遠洋航行中最長的一段,即便放在現實中,都有六七千公里。
遊戲擴大十倍,就更加不可想象。
以古代船隻的航速,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一段里程。
全程計算的話,自英國到中國的一個往返就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以遊戲十年計算,跨洲際的遠洋貿易,基本上無法實現,因為成本太高。
現實中一個往返,只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蓋亞顯然無意如此刁難玩家,事實上,艦隊進入公海之後,就將進入“快速航行通道”,穿越印度洋只需要二十天的時間,非常之神奇。
……
六月十日,遠洋艦隊順利抵達索馬利亞,在柏培拉港口停靠。
柏培拉港位於索馬利亞西北沿海,瀕臨亞丁灣的西南側,毗鄰亞丁灣南岸的吉布提港,是索馬利亞北方的最大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