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部分(3 / 4)

夏之福,歐陽朔之福。

歐陽朔一直恪守的軍政分離,軍隊不得干涉政治的原則,在這次風波中經受住考驗,結出了勝利果實。

第二類,就是皇朝舊臣。

以顧修文、周海辰為代表的原住民文官,以及以田文鏡、范仲淹為首的早期文官,此番都無條件地支援朝廷的決意。

這也讓歐陽朔很欣慰。

他們這麼做,一則是對歐陽朔最忠心,是真正的嫡系;二則也是因為曾經跟在歐陽朔身邊,受過歐陽朔的薰陶,思想比較開明。

第三類,就是真正的有志之士。

他們不僅不反對,甚至還堅定地支援朝廷,支援對皇權做出一定的限制,曾國藩、魏徵、狄仁傑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最讓歐陽朔意外,也最不意外的,就是內政大臣衛鞅,此番立場堅定支援朝廷設立大夏最高法院。

要知道,一旦大夏最高法院設立,影響最大的就是內政院了。

衛鞅能不計較個人得失,只站在法治的角度,客觀地評估此事,實在是讓歐陽朔心中大慰,直感沒看錯人。

法家鉅子,就是法家鉅子。

…………

朝廷開衙之後,這一場風波還未平息。

歐陽朔卻是不準備再等下去,這一次,他不僅要設立大夏最高法院,還要藉此機會,對大夏官場來一次自上而下的清洗。

姜尚得知,為難不已。

見此,歐陽朔寬慰說道:“閣老,如果時間充裕,朕也不想行此霹靂手段,但是現在已經是蓋亞七年了,時不我待啊。”

歐陽朔當然急。

未來短短三四年時間,大夏既要繼續開疆拓土,粉碎白銀之手跟湛藍徽章,還要在抵達希望星球之前完成內部蛻變。

無論哪一件,都是棘手之事,能不急嗎?!

“微臣明白!”姜尚感慨點頭,知道陛下的難處,決然說道:“還請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盡所能,調和這一場風波。”

“辛苦閣老了。”

望著姜尚滿頭銀髮,歐陽朔也滿是感慨。

但凡是改革,就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總要面臨各種風浪跟挑戰。

“能為陛下分憂,是微臣之福。”

歐陽朔嘆了一口氣,擺了擺手,說道:“之前皇朝太順風順水了,也該革一革自己的命,否則的話,終究是個禍害。”

姜尚默然。

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波瀾不驚的清洗

談完組建大夏最高法院之事,歐陽朔轉而問姜尚:“對精英階層的牴觸,閣老可有什麼破解之策?”

因為姜尚已經具現為智人,歐陽朔卻是什麼都不隱瞞。

“按陛下說的,那位張老有個兒子,之前也在聯邦任職?”姜尚問。

“不錯!”

姜尚道:“既如此,那麼微臣建議,陛下可下詔,將其招進朝廷任職。”

歐陽朔一愣,轉而大笑,“還是閣老有辦法,就依此計行事。”

“陛下聖明!”

…………

蓋亞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在歐陽朔的強力推動下,以及在姜尚、張良、衛鞅等一干大臣的斡旋下,醞釀許久的大夏最高法院,終於掛牌成立。

歐陽朔親自題寫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被雕刻成石碑,立在大夏最高法院正門前,以彰顯歐陽朔推行法治的決心跟意志。

集權跟獨裁,不等於以身試法,破壞法治,歐陽朔對此有著清醒的認知,兩者也從來不是矛盾跟對立的存在,完全可以並行一軌。

在法治的前提下,實施獨裁,就是對新一代君權最好的闡述。

如此施為,既是歐陽朔的自我約束,更是對皇族,對文武百官,以及對繼任者的一種制度約束,使其無法肆無忌憚,以此立下皇朝萬世之根基。

縱觀華夏五千年,一個不斷集權,卻無任何約束力量的皇室,一個視天下為皇傢俬人財產,視百姓如豬狗的皇朝,是無法長治久安的。

華夏幾千年的歷史,不過是一個個封建王朝的週而復始,整個社會基本沒什麼進步,甚至在某個歷史時期,還出現過幾次大倒退。

結果泱泱華夏,被崛起不到兩百年的西方列強,一下撕成碎片。

教訓何等之慘痛!

如果不是華夏文明具有非同凡響的韌性,以及相容幷蓄的心胸,如何能在現代社會,在短短百年時間裡,再次實現中華民族的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