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部分(3 / 4)

九月十八日,大夏對九州島跟四國島的處置方案新鮮出爐。

歐陽朔決定,以九州島、四國島以及本州島為基礎,將此前設立的瀛洲郡升格為瀛洲行省,成為大夏設在北方的第二個行省。

原瀛洲郡守海瑞,即刻擢升為瀛洲總督。

除總督外的官吏任免,則由內閣會同吏治署全權負責。眼下大夏不缺人才,有的是歷史人才可供挑選,一一簡拔為郡守或者其他要員。

很快,瀛洲行省就能走上正軌。

一開始,歐陽朔還想順勢將海瑞調入升格之後的御史臺,出任御史中丞一職,進一步加強御史臺的陣容,形成震懾。

對海瑞而言,也算是高升。

只是後來考慮到御史臺已經有了魏徵跟包拯兩位鐵面人物,如果再調入海瑞的話,怕是有些過猶不及,也容易讓百官多心,影響士氣。

再者將鐵面人物放在一起共事,未必就能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相反,以魏徵跟海瑞兩人的秉性,都是不好相處之人,在一起,怕是會起到反作用。

想了一下,歐陽朔最終還是作罷。

在設立瀛洲行省的同時,禁衛軍沒在兩島停留,移防給瀛洲兵團之後,立即北上,乘坐戰艦抵達北疆行省,為即將到來的滅金之戰做前期的準備。

如果不是為了攻打金國,歐陽朔此前也不會大張旗鼓地調動禁衛軍,別的不說,僅來回的傳送費用就達七十萬金幣之巨。

為了攻滅金國,歐陽朔也是下了血本的。

鑑於康熙剛一現身荒野,就跟金國頻頻互動,讓歐陽朔意識到,滅金之戰已經可以提上日程,而且需要速戰速決。

“遲則生變啊!”

誰也不知道,到了蓋亞六年又會有什麼新的變數。

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蓋亞對npc王朝的限制只會越來越弱,未來可供清朝發揮的餘地也就越來越大。

眼下清朝還只是資助武器裝備,如果直接參戰,那就真的讓人頭疼了。

既然清朝如此不安分,歐陽朔又豈會再等下去。

正所謂:“該出手時就出手”,夏滅金之戰,正式吹響戰爭號角。攻打金國的主力,就是霍去病統領的禁衛軍以及岳飛統領的北疆軍,合計七十萬大軍。

說到這,就有必要介紹一下金國的概況。

荒野中的金國人口在六百萬上下,全部都是女真族人,大小部落數以百計,軍事上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剋制度。

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時期以三百戶為謀克,十謀克為猛安,雖然叫法不同,但是跟蒙古族的軍事編制大抵相同。

同樣,金軍亦以騎兵為主,步兵次之,騎兵一兵多馬,慣於披掛重甲。除冷兵器外,還使用火炮鐵火炮飛火槍等火器作戰。

跟蒙古族一樣,女真族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戰士,平時從事生產,戰爭時參加戰鬥,兵器、糧食自幾自足。

因此從金國總人口數推算,可徵調的金軍在一百萬上下。相比華夏區十抽一的比例,六分之一的戰士已經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面對這樣的金國,並不是說攻滅就攻滅的。

ps:推薦一本網遊新作《神級大修真》,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TWP橫空出世

就在大夏正式出兵攻打金國時,海外卻接連傳來對大夏不利的訊息。

九月二十一日,天竺區最大的領地班加羅爾城,順利晉升為孔雀王朝,剛一晉升,毗鄰天竺區的獅子國就宣佈歸附孔雀王朝,成為孔雀王朝治下的一個郡。

獅子國又名錫蘭,斯里蘭卡,是個熱帶島國,位於印度洋上,在南亞次大陸南端,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半島相望。

該國最大優勢在於礦業和地理位置,是一個寶石富集的島嶼,繫世界前五名的寶石生產大國,被譽為“寶石島”,紅寶石、藍寶石及貓眼最出名。

獅子國在僧伽羅語中意為“樂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寶石王國”、“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稱,被馬可波羅認為是最美麗的島嶼。

公元前5世紀,僧伽羅人從天竺遷移到獅子國。

前247年,天竺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來島,從此僧伽羅人擯棄婆羅門教而改信佛教,311年左右,佛牙從天竺傳入獅子國。

由此可見,獅子國跟天竺淵源頗深,選擇歸附孔雀王朝也是正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