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部分(3 / 4)

是的,就是屠殺。

大夏火槍由最原始的火銃,演進至相對先進的火繩槍,到現在,列裝全軍的已經是第三代火槍,即新一代的燧發槍。

相比裝彈困難的火繩槍,燧發槍設計有由彈簧驅動的轉動臂,頭部夾著燧石,轉動臂向下旋轉時,燧石與引火藥盤上的鋼板摩擦產生火花,火花落入藥盤點燃引火藥。

因為依靠燧石點火,故名燧發槍。

相比火繩槍,燧發槍更加安全可靠,構造簡潔,填彈便捷,兼且一片燧石片可以供30發彈使用,使得連續射擊成為可能。

這些優點,讓燧發槍風靡三百年之久。

直到更先進的擊發槍誕生,才讓燧發槍退出歷史舞臺。事實上,大夏對擊發槍的研究也已進入攻堅階段,甚至已經有試驗品誕生。

沒有列裝軍隊,主要還是因為生產成本太高,無法做到量產。

歸根結底,還是受限於大夏自身的工業化水平。滿打滿算,大夏全面推進工業化還不足兩年,自然還達不到量產擊發槍的水準。

就算如此,燧發槍的威力已經足以讓敵人膽寒了。

在火炮跟火槍隊的配合下,藉助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身穿皮甲、乃至布甲的蒙古騎兵,就像脆弱的嬰兒一般,簡直不堪一擊。

就算有精銳騎兵衝上山頂,在火槍手前方,可還有一排最精銳的刀盾兵拱衛著,讓蒙古騎兵無法越雷池一步。

小小的山頭,成了蒙古騎兵揮之不去的噩夢。

此時的博爾忽已經率部殺進丘陵深處,等傳令兵來報,說左右兩翼大軍在圍剿山頭損失慘重時,臉色的表情要多複雜又多複雜。

“怎麼會這樣?”博爾忽不解。

傳令兵心有餘悸地回道:“啟稟將軍,敵軍在山頂佈置了火炮,還有大量火槍手,殺傷力驚人,我們根本衝不上去。”

博爾忽心中一涼,這才意識到,敵軍設想的圈套非同凡響。

“將軍,撤吧!”副將建議。

博爾忽臉色陰晴不定,良久才道:“不,不能撤。”對蒙古帝國而言,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爭,不勝即亡。

副將急道:“那先衝出這片丘陵吧,不能讓兒郎們白白送死啊。”

“也好!”博爾忽這回沒有固執。

可惜,這是陳玉成精心設下的一個局,又怎會讓入轂的敵軍輕易撤離,就在博爾忽率部行將衝出丘陵地帶時,丘陵外圍,大夏軍早已嚴陣以待。

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騎兵不死,只是換新顏

丘陵地帶看似到處都是戰爭堡壘,實則並未消耗北疆軍多少兵員,北疆軍更多的兵力,被佈置在丘陵地帶的各個出入口。

每個出口,打頭陣的都是一排火炮。

跟著是火槍手,兩翼設刀盾兵掩護,刀盾兵兩側才是騎兵。

在丘陵地帶損失慘重的蒙古騎兵,想要突破這樣的防線,實在是難如登天,用北疆軍副統領陳玉成的話來講,此地就是博爾忽部的墳地。

火炮封口,槍林彈雨。

十三萬蒙古鐵騎,被死死困在丘陵之中,進是死,退也是死。

再沒有比這更絕望的了。

僅僅一個下午,就有近七萬蒙古鐵騎葬送在大夏軍的槍林彈雨之中,勉強衝出去的蒙古鐵騎,還得面臨北疆軍騎兵跟步兵的圍追堵截。

沒有活路。

看不到希望!

下午五時,博爾忽在一次衝鋒中,被炮彈碎片擊中,造成重傷。部將想拼死將博爾忽帶出去,被博爾忽拒絕。

這位蒙古大將,扛著重傷之身,向敵軍發起最後一次衝鋒。

隨著博爾忽戰死,殘存的蒙古騎兵終於低下高傲的頭顱,向大夏軍投降。如此,僅用一天時間,北疆軍就擊潰蒙古九部中的一部。

訊息一出,震驚整個蒙古帝國。

哈拉和林,王宮。

收到博爾忽戰死,其部潰敗的訊息,成吉思汗險些沒有站穩,臉色煞白,喃喃自語:“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這樣的戰果,實在讓成吉思汗無法接受。

看罷詳細戰報,成吉思汗只感到一股驅散不去的寒意,瞬間瀰漫全身。面對這樣的大夏軍,基本都是騎兵的蒙古大軍,還有勝算嗎?

歷史上威名赫赫的蒙古鐵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天敵。

對面的拖雷見了,問道:“父汗,要不要再臨時徵召青年入伍?”蒙古人全民皆兵,只要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