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釋出討商檄文,列舉商王六條罪狀:第一是酗酒;第二是不用貴戚舊臣;第三是重用小人;第四是聽信婦言;第五是信有命在天;第六是不留心祭祀。
一個處於商王朝統治下的西面小國,竟然公然指責主君的罪狀,就連酗酒這樣的生活嗜好都能被列入其中,由此可見,周國是有多麼的虛偽。明明是犯上作亂,是謀逆,卻要將自己包裝成正義的化身。
隨後,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周武王與其他部落領袖對天盟誓,誓滅殷商。祭祀儀式,同樣是活人祭祀,不過是將祭品換成商朝的俘虜。
祭祀之後,兵峰直指牧野。
西周出動的軍隊,包括戰車三百乘,王室宿衛虎賁軍三千,甲士四萬五千。這些都是真正的正規軍,士兵訓練有素,實戰經驗豐富,軍紀嚴整且裝備精良。再加上諸侯武裝,總兵力達到七萬。除此之外,還有五萬餘異人軍團。
即便如此,周軍的武器裝備還是遠不如商軍。商人的青銅冶煉、製造水平極高,其生產的青銅兵器和鎧甲質量優良,效能遠遠超過周軍。
尤其步兵甲冑更是如此。商軍已經普及了青銅和犀牛皮製造的甲冑,尤其是青銅頭盔是當時商軍士兵的標準配備,其結構設計、製造工藝、產品質量和防護力即便在同期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而同一時期的周軍卻只有普通的皮甲甚至木甲,甚至連周軍的貴族軍官和近衛軍都沒有青銅甲冑,兩者在防護性上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相比歷史上幾乎沒有甲冑只有一把青銅戈的奴隸大軍,周軍雖然不如商軍,可卻比歷史上的奴隸軍強太多。
周與商是世仇、夙敵。
這其中,即有商皇室對周武王連續三代殺爺、屠父、誅兄的世仇,更有由於商屢次出兵伐周,導致的兩國間對領土、人口和統治權的爭奪。
因此,無論是雙方王族間還是國家間和民間,雙方一直齷齪不斷。到周武王時期,西周舉國上下對商已經積壓了至少一百年的血海深仇。
西周這次不惜一切代價,孤注一擲,把舉國所有能用的兵力傾巢而出。因此周人沒有退路,一旦戰敗後果不堪設想。軍中上到武王下到士兵,其軍心、士氣都極端高漲、統一。
諸侯出動的,也都是本國最精銳、最強大的正規軍。
商從建國起,就不斷對周邊臨國、部落和民族進行征討。其目的一是擴大版圖,再就是為掠奪人口。而掠奪人口除了增加奴隸擴大生產外,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神權的占卜和祭祀獲取活人祭品,或為貴族獲得殉葬用的活人。
殷商的神權統治極其嚴重,經常要活人祭祀。而這些“材料”還講究“質量”,大多要求一定要年輕力壯,這就註定需要大量源源不斷的活人。因此,商朝對外掠奪人口非常頻繁、嚴重。而且整個商族都過於崇尚、信仰暴力和武力,對周遍尤其是西方部族和國家大多采取直接、簡單的暴力手段。
這最終導致這些民族對商充滿了刻骨銘心的仇恨,一旦時機成熟勢必不惜一切代價復仇血恨,其軍心士氣和西周是一致的。
周皇室一貫溫和、賢良的“仁愛、親善愛民作風”,導致西周三代皇室無論在國內還是周遍部落、諸侯的王室和民眾中,都有相當大的號召力,因此可以作到一呼百應。
浩浩蕩蕩的大軍,順著渭水,直撲牧野而來。各路諸侯國的旗幟,迎風飄揚,昭示著諸侯國起兵反商的決心,這是一群身負血海深仇的敵人。
陰沉的天空,一群飛鳥掠過,留下無盡的孤寂。(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六章 牧野之戰(八)
第二天凌晨,雙方主力在牧野南郊佈陣。
陰沉的天空,突然下起迷迷細雨,烏雲遮蔽在戰場上空,久久不散。
周軍那邊,因為壕溝的原因,戰車被迫佈置在最後方,作為預備隊。中軍都是周國本土軍隊,三千虎賁軍頂在最前面,緊隨其後,就是四萬五千甲士。
諸侯聯軍,佈置在左翼;異人軍團,則佈置在右翼。
周朝陣營,組成的是一個標準的攻擊陣型。
戰前,周軍佈陣完畢後舉行隆重的戰前誓師,周武王在陣前痛斥紂王聽信寵姬讒言、殘殺貴族大臣、不祭祀祖宗、暴虐殘害百姓等罪行。
商朝這邊,十萬弩手軍團才是軍隊的核心,因此決定採取守勢。異人軍團的兩萬刀盾兵頂在最前面,他們用手中的盾牌,組成一道鋼鐵防線。
十萬弩手軍團,佈置在刀盾兵後方,成扇形佈置。弓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