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3 / 4)

憾的是,他至今還沒找到一杆合適的長槍。精鐵槍握在手中,總有些不得勁,無法全力發揮。

尤其是槍桿,用的只是尋常木材,也沒有經過複雜的工藝處理,根本經不起歐陽朔內力的催動。

如果歐陽朔將內力灌注到精鐵槍內,槍桿內部明顯傳來一絲絲“咯咯吱吱”的聲音,證明槍桿內部的木質紋理和纖維已經遭到內力破壞。

無奈之下,歐陽朔只能放棄催動內力,總不能練一次功換一杆槍吧。

山海縣再家大業大,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收功之後,歐陽朔已是滿身大汗,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他拿起放在一旁木架上的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水。

草地另一邊,宋佳還在練劍,越女劍法被她使得得心應手。

一陣清風吹過,草地上的一片落葉,被清風捲起,飄飄蕩蕩,搖搖晃晃,剛好跟宋佳手中的劍碰到一起。

精鐵劍猶如劃過空氣一般,毫無滯礙,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再看落葉,已被一分為二,切口平滑如鏡,猶如天生便是兩片落葉一般。仔細再看,葉片切口處,附著著一絲白霜,正是《九陰真經》內力催動的結果。

《九陰真經》男女皆可修煉,不同性別,修煉出來的內力屬性還不一樣。宋佳修煉出來的九陰內力,就帶著一絲寒冰屬性,練到極致,可透徹心骨。

相比精鐵槍,宋佳手中的精鐵劍在承受內力灌注上,就要強上許多。因此,宋佳才會如此肆無忌憚地使用。

“啪啪啪!”歐陽朔不禁鼓掌叫好,“好劍法!”

宋佳收劍,朝歐陽朔得意一笑:“怎麼樣?本姑娘的劍法厲害吧?!”

“宋掌門劍法出神入化,小生佩服之至。”歐陽朔不吝讚美。

“就會貧嘴。”

宋佳就像一隻驕傲的孔雀,嘻嘻一笑,挽了一個漂亮的劍花,收劍入鞘,朝歐陽朔點頭示意之後,瀟灑地轉身而去,還真有一代女俠風範。

歐陽朔好笑地搖搖頭,提起長槍,回到後院。紫蘇早已命人準備好涼水,供歐陽朔沖洗。(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九章 挖牆腳

蓋亞九月二十七日,上午,歐陽朔帶著四名親衛出城。

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建在城外西郊巖洞中的軍工廠。

軍工廠由軍務署戰備司負責籌建,自籌建始,已經過去三個月,主要負責生產軍糧丸、行軍帳篷以及雲梯三類軍用後勤物資。

穿過西城門,可以看到,城門外不遠處工匠們正在修建官道。天海路的起點,並不是現在的西城門,而是規劃中第三道城牆的西城門。

官道雖然不像城內道路那般,用青石板鋪就,但是建造起來也不簡單。荒野中,雜草叢生。工匠們必須先將雜草除去,再刨去根部的泥土,防止來年雜草再次站長起來。

官道的土路,用的是三合土,主要材料是石灰、泥土以及沙石。只有用三合土填築壓實之後,才不會長出雜草,下雨天也不會變得泥濘不堪。

天海路總工程師繪圖板,專門設計了一款利用馱馬拉動的“壓路機”。他讓鐵匠鋪打造一個圓柱狀的鐵製滾筒,再用八匹馬拉動,節省了不少人力。

因為官道的一個重要功能,是用於軍隊調動以及物資運輸,因此官道設計的並不窄,足足二十米寬,還要設計良好的排水設施。

官道兩側,還要移栽樹木。

除此之外,天海路沿途,還有友誼河的一些支流以及一些山坡,需要遇水架橋,逢山開道,其難度,非城牆內工程可以比擬。

最後,就是最總重要的驛傳系統,包括驛道和驛站。

驛站可供官員行旅過夜,相距約一天的行程,通常六十里左右。驛站與驛站之間,還設有更簡單的鋪,供行人短暫歇腳、餐飲,通常十里一鋪。

出城之後,歐陽朔一行左拐,騎行不到十公里,就來到軍工廠所在的巖洞。巖洞洞口,建起一扇大鐵門,非緊急情況不可開啟。鐵門旁邊,開了一扇僅容一人通行的小門,作為平時進出通道。

巖洞前方,立著一塊寫著“軍事禁地”的警示木牌,兩側站著一小隊軍士,負責站崗。

看到軍工廠戒備森嚴,歐陽朔滿意地點點頭。

下馬之後,歐陽朔將馬匹交給親衛,獨自走向大門。站崗的軍士見到歐陽朔,立即行禮:“君侯!”就要跑過去開啟大鐵門。

歐陽朔擺了擺手,“不用麻煩,本侯從小門進即可。”

軍士一臉的為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