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子寧的下一站,是柱邦大城。
對於如何處置柱邦大城的問題,一直是連子寧的一塊心病。
說起來,柱邦大城是松花江將軍轄地的一個府,是要聽連子寧命令的。但是女真的兵鋒並未禍及到柱邦大城,而連子寧的武毅軍,也一直是在柱邦大城以外的地點活動,並不是以一個解放者的姿態出現的。所以柱邦大城地面總是有種遊離在武毅軍之外的感覺,而其人民對於武毅軍的認同感,自然也是可想而知。
而其上下官員,也都是朝廷任命的,對連子寧也不是絕對的服從,這讓連子寧很不滿意。自己的轄地內,卻不能做到完全掌控,這是他不允許的。
所以連子寧思慮良久之後,決定這一次親自去柱邦大城一趟,以期解決這個問題。
武毅伯爺,松花江將軍前來視察,這個訊息瞬間傳遍了柱邦大城的官場民間。
連子寧率領數萬大軍浩浩蕩蕩的一路行去,周圍百姓感於兵威,紛紛前來參拜。這倒是在連子寧的預料之外,沒想到自己帶著大軍出來一趟,卻還受到這樣的效果,增加了該地人民認同感。
想想也是,關外的百姓,比之關內,見多了戰爭,因此對於一支能夠保護自己的強大軍隊的渴望和熱情,也是關內人的冷漠所無法比較的。
只有當異族的屠刀落在頭上的時候,他們才能想到已經被壓制鄙夷了兩百多年的軍人。
六月初一,大軍抵達柱邦大城,柱邦大城知府張希舉率領手下大小官員數十人出城三十里跪迎。
看著遠處那遮天蔽曰,像是烏雲一般壓過來的數萬大軍,這些官兒們都覺得心裡一陣陣的發悶,堵得難受。
他們不是第一次見到武毅伯了,去年大軍遠征的時候見了一次,之後武毅伯進京述職的時候又是見了一次,這是第三次,只不過,區區一年時間,局勢卻已經是地覆天翻。
當初武毅伯剛剛上任的時候,大夥兒都猜測著,這位爺算是完了——從京城中樞地一腳給踹到這極北邊疆,內有天災'***',外有女真虎視眈眈,他就算是不被那些叛軍折騰的焦頭爛額,也得在女真下一輪的入侵之中翻船。
卻沒想到,不到一年,境內各路叛軍都已經被他平定,而且幾乎是白手起家,折騰起一支數萬人的精銳大軍!
這可不是一般的邊軍,而是連女真人都能打贏、打殘的軍隊!
這些曰子,武毅軍平定乞勒尼衛、考郎兀衛、莽吉塔城,平定可木山地面,連下兀者揆野木所,扎肥河衛等十數座城池,訊息一條不落的傳到了柱邦大城。城中士民百姓耳中塞著的,滿滿的都是武毅軍何等強盛,連戰連捷的訊息。
無形中,這也讓他們心中樹立了一個念頭——武毅軍是戰無不勝的。
這些官兒們的隱憂也正在此,武毅伯權勢本就極大,現在又有這麼一支大軍撐腰,行事會不會肆無忌憚?
張希舉也是臉色凝重。
他是知府,得到就格外比別人多些,也聽說了不少連子寧驕橫跋扈,妄行不法的事兒,這些訊息讓他心驚肉跳,條條可都是殺頭抄家的罪名!
但是這些事兒,他是絕口不提,就算是和京中友人的書信往來中,也絕口不涉及。
明哲保身才是王道,這事兒,是錦衣衛的責任,咱可別貿然插手,免得惹火燒身。
連子寧等人到了,隔著十步遠,張希舉便是帶著眾人跪下,大聲道:“下官恭迎將軍!將軍武運昌隆。”
連子寧一路奔波,卻是未見疲累,反而臉上的氣色很好。
他的氣色不可能不好,去年從喜申衛回京述職,一路行來,自己境內這長達一千七百里的松花江河谷兩岸,可以說是滿目瘡痍,而現在,卻是人煙稠密,村莊處處,禾苗滾浪,一眼望去,好一番太平盛世的富足景象。
行走其間,想到自己是這片豐饒大地的主人,連子寧心中自然一股滿足感。
張希舉等人執禮甚恭,連子寧心中很是滿意,臉上也是笑吟吟。
既然已經有了異樣的心思,他怎麼能不做好防備?截殺錦衣衛不過是其中一項而已,早在軍情六處初建的時候,就已經有一批精銳奉命潛入了柱邦大城,盯著這些官員們的一舉一動,其中更有不少人已經混進了大明的驛路系統。大明朝人書信來往,除了極少數的達官顯貴採取專人送信之外,甚至大部分的朝廷公文都是透過驛路來往的,所以這些官員們的書信,在連子寧面前都不是秘密。
到達柱邦大城之前,負責這一塊兒的軍情六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