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2 / 4)

小說:正德五十年 作者:匆匆

聲浪,幾乎要把這漫天的雪花震碎。陽氣四溢,陰邪之物根本不敢接近,士卒們練得渾身大汗,腦袋上白氣騰騰的冒了起來。

而到了距離大營數里的所在,還是能聞聽的清楚。

在這漫漫飛雪之中,卻還有一行人縱馬其中,這行人的人數還當真是不少,足足有十幾人在核心,而在外圍簇擁,散出去數百米範圍內的護衛騎兵們,則是至少在五百名以上。

能出動這麼大的陣仗,顯然他們的地位絕對不低!

被簇擁在中間的那十幾人,長相年齡各異,但是各個都是穿著明朝將領才能穿戴的山字紋鎧甲,背後披著大紅披風,而跟一般的明軍鎧甲略有些不同的是,若是仔細的發現,在他們每個人的鎧甲的左胸位置,用著一個大約兩根手指並排寬度,三寸長的小小銅板。銅板不大,但是周圍繡著紅色的刺繡,很是精緻,因此是顯得很顯眼。在他們胸前的銅板上,都是寫著一個個的字樣,諸如‘第八等,從三品下’‘第十等,正四品下’之類的字樣,讓人一眼看,就能瞅的分明。

(未完待續)

五七七 由攻轉守,收拳蓄力

這就是連子寧在全軍範圍內頒定的胸章制度,所有在三十二等爵位上有品級的軍官,都是在胸前有這麼一個小牌子,很是容易辨識。在武毅軍中,這三十二等爵位就類似於後世的軍銜制度,誰高誰低,一目瞭然。這是連子寧為了防止在亂軍之中,出現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的情況,若是之前的話,各部互不統屬,很容易造成指揮權的混亂,但是現下這小銅牌這麼一發,立刻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從京南大營開始,武毅軍就開始舉辦各種‘掃盲班’,這些年下來,軍中士卒文化水平多高那說不上,但是多多少少都是認字兒的。分辨軍銜,還是很容易的。

當然,軍銜高並不代表著官位就多高,事實上,現如今指揮使這一級別的軍官,軍銜高低也是參差不齊,軍銜胸牌和軍官的腰牌都成了武毅軍軍官的一個粗略體系。

當然,連子寧引進三十二等爵位制度的用意還不止在此。

今曰武毅軍所有的指揮使級別的官員,包括隨軍的鎮撫,都是被連子寧給招來了,在眾人之中被如群星拱月一般簇擁著的連子寧,只穿了一件兒大紅色如火一般的大氅,翻出來白色的毛領子,乃是一件兒上好的雪狐皮做成的,雪白純淨的如冰雪一般,毫無瑕疵,裡面是一件月白色的儒生長衫,上等湖湘綢子的布料。

君子如玉,不過如是。

連子寧騎在馬上,眼睛卻是在四下裡張望著,這裡附近地形的整體構架,也是在他的腦海中逐漸形成。

他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地形逐漸的提高,越是往前,地面就越是崎嶇,地面上出現了許多的亂石,許多大如房屋一般,還有深深淺淺的溝壑縱橫著,大的足有十數丈寬度,五六丈深,小的也有三兩丈的深度,溝壑的巖壁筆直筆直的,若是掉下去想必摔成肉醬是沒問題的了。

所幸聽說今曰大人要來這裡,昨兒個石大柱就遣了人來事先考察,不但找出一條能通行的道路,而且還略略的平整了一下,饒是如此,到了這裡,大夥兒也都得下馬步行了。

眾將官都有些皺眉,不過連子寧都在前面下馬,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前走了,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在這裡,就已經能看到前面出現了一座巨大的石山,那石山雖說是山,實則跟一塊巨大的岩石也似。渾然一體,上面連一根草都長不出來,光禿禿的,整個造型就像是一株大木被砍斷之後剩下來的木樁子,四壁陡峭無比,直上直下的,而上面,則是很平整,是一塊兒巨大的空地。

眾人走了足足有兩盞茶的時間,跨過了至少五道三丈多寬,深不見底的深壑,這上面都臨時的搭建了簡陋的木橋,是用附近林中砍伐的大木做成的,雖然簡陋,卻是堅固。才算是走到了那石山的腳下,望著那直上直下的巖壁,都是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其實這座石山岩盤,並不是極高,大約只有二百來米的樣子,只能算是小字號,但是因為周圍都是地形平坦的廣袤原野,而這裡卻是平地拔起,因此便是顯得極為的高峻。如同雄獅一般蹲伏。

石大柱道:“昨曰派來的人找到了一條小路,只是很是難走,大人您?”

連子寧擺擺手,回身揚聲道:“眾將,且隨本官上去!”

“諾!”眾人轟然應諾。

這小路果然是相當的難走,大約只容兩人並行而已,而且說是路,其實佈滿了高高矮矮的石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