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啤酒肚。不過在明季,只以一個字概括之——肥!
他旁邊站著一個穿著青袍的官員,胸前補子上繡的乃是白鷳,看來是個五品的文臣,這人大約四十來歲的年紀,身材高瘦,三縷長鬚,面色白皙,倒也是一表人才,很是儒雅的樣子。
此人正是潞王府長史王學柳,乃是正德三十七年,和戴章浦一年的進士,而且名詞還不低,乃是二甲第二名,僅次於傳臚了,翰林學士出身,才學是極好的。潞王出宮就藩,他便是被任命為潞王府長史,負責教導輔助潞王。
長史乃是正五品,品級不低,但是權勢卻是不怎麼大的,畢竟他們的職司乃是輔佐王爺,而大明朝本就是把藩王當成豬一般圈養的,高官厚祿,奢華的王府,但是卻連所在的城郭都不能出去。這長史能有什麼前程,也就可想而知了。
只是這潞王的長史卻是不同。
他們畢竟乃是有機會榮登大寶的王爺,而若當真若此,則此時的長史,以後便是帝師!
是以這些在京城藩王的長史職位,也是相當熱門的,尤其是那等權勢煊赫的親王,其長史就更是不能以五品官兒而定之——這才是王爺的親近人,核心人物。
不過正德對此也是頗為看重,這些親王的長史都是他親自選的,其最重要一點便是德才兼備。不過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每個人在皇帝面前都是忠誠懇切之輩,誰有會讓皇帝看出自己的殲猾來?
王學柳手中拿著一封信,正細細的看著,臉上神色變幻莫測,看完之後卻是抖了抖,灑然一笑:“殿下,這孫言之倒是知道投您所好!”
潞王的小眼睛裡面閃過一抹亮光,急急的坐起身子,疾聲問道:“孫言之是怎麼說的?他真要把寇白門先給本王?”
只是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