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持劍的老頭看起來就不簡單,說的話也有八分在理,想來是個高手,我暫時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的好……’
只是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讓越虧。
一招失利,鳩摩智頓如受傷猛虎,將全部心火發洩在攻擊枯榮這件事身上,運勁再攻。
這次有了教訓,他已不敢大意,十成力只出七成,留下三成隨機應變。
然而,還不等鳩摩智靠近,枯榮大師又是雙手同運,瞬間兩道劍氣激射而至!
不過這一次他射出來的卻不是‘少商劍’了,而是以右手食指使出的‘商陽劍’,和左手中指使出的‘中衝劍’。
商陽劍巧妙靈活,難以捉摸,中衝劍大開大合,氣胸雄邁,兩相配合,頓時將鳩摩智逼退在兩丈開外。
鳩摩智心有不甘,一邊全力應付劍氣,一邊想覷準回氣間隙衝向枯榮大師,只是他連衝了七次,皆是存進不得。
路平在一旁冷眼觀看,發現枯榮大師這招‘雙劍齊發’,果然和‘六脈大成’,還有很大的差距。
真正的六脈大成,不僅能同時運轉兩套‘六脈路線’,還能做到‘十指同發,劍氣不斷,風雨無透’。
換句話說,同一時間可以讓自身內力運轉十條,甚至是十二條心法路線。
而此刻的枯榮大師只能做到同時運轉兩條路線,在射擊頻率上,還不足大成狀態之下的兩成。
只是這樣的實力,也足夠打退鳩摩智了。
無論是過往的修煉六脈神劍之人,或者在場者,皆不清楚六脈大成是個什麼模樣,加上枯榮大師言之鑿鑿說自己已將六劍學全,便以為這真的就是大成的六脈神劍。
鳩摩智見枯榮大師在使出少商劍之後,當真又再使出兩劍,心中止不住地大駭,隨即對他剛才‘六劍習全’的說法不再存疑。
幾招過後,鳩摩智防守越漸吃力,當即停下進攻動作,身形後撤拉開距離,同時不忘大喊一聲:“枯榮大師且停手吧,小僧認輸了!”
枯榮大師見狀也撤了手,閉目轉身,調息運氣起來。
百年孤寂最知曉枯榮大師根底,見此一幕,心中不由暗忖道:‘枯榮這老禿驢,剛才左右開弓雙劍齊發,期間又不斷變化招式,內力想必早已消耗一空,只是此刻強敵未退,故而不敢表現出來罷了。’
‘若是那鳩摩智肯再堅持幾招,老禿驢就該演不下去了……’
在場同樣看出枯榮大師氣力不濟的,還有路平、一燈,和天龍寺的方丈本因。
只見本因邁步上前,用身體擋住了鳩摩智注視枯榮大師的目光,說道:“明王,既已認輸,那便請離開吧。”
鳩摩智聞言陷入沉默,他自忖自己已經練成化緣有道,若是能再得到六脈神劍,便是如虎添翼,到時江湖上將再無一人是自己的對手。
天下無敵的唯一機會,此刻就近在眼前,鳩摩智又怎麼甘心就此罷手退去?
可惜技不如人,這又該如何是好?
送禮交換不願,強行奪取失利,那就只好來陰的了。
鳩摩智垂下腦袋,眼珠子咕嚕一轉,瞬間起了歹心,表面上卻不動聲色,抬起腦袋看向遠處天邊,深深嘆了口氣。
“哎,慕容先生,看來是你註定與六脈劍譜無緣。”
“小僧實力不濟,無法完成我們之間的約定,不得已只好失信於你,只希望你在九泉之下,不要埋怨小僧才好。”
鳩摩智故作情真意切說了一通,隨後便行了個禮,帶著一眾隨從告辭退去。
見他離去,天龍寺眾僧終於放心下來,隨即在本因的指揮下,依舊閉了天龍寺大門,各自散去,或養傷、或調息。
此間事畢,一燈也準備打道回府。
程英趁機上前,說明了黃藥師的看望之意,同時提及他們之間的‘弟子之戰’。
只是一燈修習佛法多年,早已不再像年輕時候那般好戰,且他門下也沒有適齡弟子,所以當場就回絕了這場‘比武論劍’。
程英對這個回覆早有所料,也不敢強人所難,只是詢問是否有話託自己帶回去。
一燈想了想,搖頭說道:“老衲也沒什麼話要說的,你便替我向你師父,還有郭靖黃蓉兩人,說一聲保重吧。若是他們閒著無聊,也可以去我那裡坐坐。”
“晚輩明白了,回去後必定把話帶到。”
一燈離開了天龍寺,程英、陸無雙兩人自然也不便多留,打算返回南宋,不過路平卻出言將人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