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對天文地理、奇門異術都頗有研究。蘇瑤帶著翠兒,備上厚禮,徒步登上了智者居住的山丘。
智者的居所十分簡陋,但卻充滿著一種寧靜祥和的氣息。蘇瑤說明來意後,智者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蘇小姐的善心老衲欽佩,這場旱災並非偶然,乃是此地陰陽之氣失衡所致。若想真正結束旱災,需在城南山峰之頂設壇求雨,不過這需要一位至純至善之人作為引,且求雨過程兇險萬分,稍有差池,性命堪憂。”
蘇瑤聽後,毫不猶豫地說道:“我願意一試。”智者看著她堅定的眼神,輕輕嘆了口氣,點頭應允。
接下來的幾日,蘇瑤按照智者的吩咐,命人在城南山峰之頂搭建求雨壇。她自己則齋戒沐浴,日夜誦讀求雨的經文,為求雨儀式做準備。
終於,求雨的日子到了。蘇瑤身著素白的長袍,一步一步走上求雨壇。臺下聚集了許多百姓,他們都默默祈禱著蘇瑤能夠成功。
蘇瑤站在壇上,按照智者的指示,開始做法。天空中突然烏雲密佈,狂風大作,但一滴雨都沒有落下。蘇瑤緊閉雙眼,心中默默祈求上蒼憐憫這片土地和百姓。突然,一道閃電劃過天空,擊中了求雨壇的一角,蘇瑤只覺得一股強大的力量向自己襲來,但她依然咬牙堅持著。
就在她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天空中傳來一聲低沉的雷鳴,隨後豆大的雨點紛紛落下。蘇瑤在雨中緩緩睜開雙眼,看著雨水滋潤著乾裂的土地,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百姓們在雨中歡呼雀躍,紛紛跪謝蘇瑤。這場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旱災終於徹底結束。
水利工程也在不久之後順利完工,農田得到了灌溉,新的莊稼開始播種。蘇瑤在這場災難中的所作所為被朝廷得知,皇帝特下旨嘉獎,封蘇瑤為“安國郡主”,並賞賜了許多金銀財寶。
蘇瑤沒有因為這些榮耀而驕傲自滿,她用朝廷賞賜的錢財在城中建立了一個慈善堂,專門用來救助那些窮苦之人和遭遇天災人禍的家庭。她的名字,也永遠地刻在了百姓們的心中,成為了人們口中傳頌的大善之人。
蘇瑤被封為“安國郡主”後,相府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但蘇瑤並沒有忘記自己救災的初衷,慈善堂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幫助了越來越多的人。
然而,蘇瑤的善舉和相府的崛起卻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怨恨。朝堂之上,一些奸臣在皇帝耳邊進讒言,說相府嫡女蘇瑤如此深得民心,恐怕有不軌之心,藉著慈善堂之名,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
皇帝雖然之前嘉獎過蘇瑤,但聽了這些讒言後,心中也不免產生了疑慮。於是,他派了一名心腹大臣前去調查。這大臣名叫李肅,為人剛正不阿,但也難免被奸臣誤導,帶著偏見去看待蘇瑤的事情。
李肅來到城中,首先檢視了慈善堂的賬目和日常事務。慈善堂的管理十分透明,每一筆收支都記得清清楚楚,而且所做之事都是為了救助百姓,並沒有任何可疑之處。但李肅卻覺得這可能只是表象,他又開始調查那些曾經在蘇瑤組織下參與水利工程修建的富戶和災民。
一些富戶因為旱災時損失了不少糧食,雖然之後收成好了起來,但心中也有一些不滿,在李肅的詢問下,便添油加醋地說了一些蘇瑤當時強行要求他們出糧的事情。而一些災民因為在工程修建過程中受過一些小傷或者對報酬有稍許不滿,也說了一些不利於蘇瑤的話。
李肅將這些情況如實彙報給了皇帝。皇帝聽後,龍顏大怒,下令削減相府的權力,並且讓蘇瑤停止慈善堂的一切事務,還將她軟禁在相府之中,等待進一步的發落。
蘇瑤得知這個訊息後,心中十分委屈。她知道一定是有人在背後陷害自己,但她並沒有慌亂。她在相府中寫了一份長長的奏摺,詳細闡述了自己救災的初衷、過程以及慈善堂的意義,還指出了朝堂上可能存在奸臣誣陷自己的情況。
蘇瑤讓父親將這份奏摺呈遞給皇帝。皇帝看了之後,心中有些動搖,但一時之間也難以判斷真偽。此時,之前那位隱居的智者聽說了蘇瑤的遭遇,決定出山幫助她。
智者來到皇宮,求見皇帝。他向皇帝講述了蘇瑤求雨的真實情況,以及蘇瑤平日裡的為人。智者還透過自己的一些觀星之術,向皇帝暗示朝堂之上有奸臣擾亂朝綱,企圖打壓忠良。
皇帝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重新調查此事。他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御林軍首領趙剛,讓他務必查清真相。趙剛公正嚴明,他重新詢問了富戶、災民,還調查了那些在背後說蘇瑤壞話的人的背景,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