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迅速響應,組織人力物力研究應對之策,同時調配物資支援疫區。
相府迅速響應,組織人力物力研究應對之策,同時調配物資支援疫區。
相府內,燈火徹夜通明。老管家指揮著下人進進出出,將一箱箱的草藥、糧食搬上馬車。賬房先生則在一旁緊張地核算著物資的數量與價值,他那滿是皺紋的臉上滿是凝重,每一筆賬目都仔細核對,確保送往疫區的物資沒有絲毫差錯。
在相府的書房中,幾位謀士圍坐在巨大的書桌前。桌上鋪滿了各地送來的關於疫區的文書,他們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激烈爭論。
“依我之見,當務之急是先控制住疫區的人口流動,防止疫病擴散到更多的地方。”一位年長的謀士捋著鬍鬚說道。
“這固然重要,但若是疫區百姓得不到及時的救助,恐生大亂啊。”年輕一些的謀士憂心忡忡地反駁。
相爺坐在書桌後的太師椅上,靜靜地聽著謀士們的討論,他的目光深沉而堅定。“本相以為,兩者皆不可偏廢。一方面,要派遣得力之人前往疫區協助當地官府設卡管制;另一方面,物資的運送必須儘快且持續不斷。”相爺一錘定音。
負責調配物資的管事此時匆匆而入,“相爺,已籌集到的草藥數量有限,若要滿足疫區的需求,還需從外地購入。只是如今不少藥商聽聞疫區之事,都哄抬物價。”
相爺皺了皺眉頭,“不可任由他們這般肆意妄為,差人去與那些藥商交涉,就說本相在此事上絕不容許有發國難財之人。若他們不肯平價出售,相府將動用自己的渠道從其他地方獲取藥材。同時,在府內也挑選一些懂得藥理之人,看看能否就地取材,尋找一些可替代的草藥。”
數日後,一支滿載物資的車隊在相府護衛的押送下,浩浩蕩蕩地向著疫區進發。相爺親自站在府門前,望著車隊遠去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些物資能夠給疫區帶去希望,讓那片被疫病籠罩的土地早日恢復生機。
而在疫區,百姓們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每天都有新的病患倒下,城中瀰漫著死亡和絕望的氣息。當地的官員們早已忙得焦頭爛額,聽聞相府的物資即將到來,疲憊的臉上才露出一絲希望的曙光。
當車隊終於抵達疫區邊界時,卻被守衛計程車兵攔了下來。原來,為了防止疫病外傳,疫區已經實行了嚴格的封鎖政策,任何外來人員和物資都需要經過嚴格的檢驗和消毒。相府的管事趕忙出示相爺的文書,士兵們不敢怠慢,急忙按照流程對物資進行檢查,同時飛報城中官員。
不多時,疫區的官員親自前來迎接,看到相府送來的大批物資,他的眼眶溼潤了,緊緊握住相府管事的手說道:“相爺此舉,真乃雪中送炭,疫區百姓有救了。”
在相府物資的支援下,疫區開始逐步建立起臨時的救治場所,分發糧食給捱餓的百姓。同時,相府派來的懂得醫理之人也加入到救治隊伍中,與當地的郎中們一同研究治療疫病的良方,那一絲希望的曙光開始在疫區的黑暗中緩緩蔓延開來。
在相府物資和人員的援助下,疫區的情況開始有了些許轉機。
臨時救治場所內,相府派來的醫人和當地郎中們日夜忙碌。他們根據不同病患的症狀仔細辨證施治,不斷嘗試新的藥方組合。經過多日的努力,終於在一位老郎中的經驗基礎上,結合相府醫人帶來的一些獨特療法,研究出了一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病情的方子。這個方子一經傳開,就給疫區的百姓帶來了巨大的希望。
隨著救治工作的推進,相府的物資也面臨著消耗的問題。相府再次發起籌集物資的行動,這一次,不僅僅是相府自身的力量,相爺的善舉也感染了城中的富商巨賈和普通百姓。許多富商紛紛解囊,捐出大量的錢財、糧食和草藥。普通百姓雖然力量微薄,但也把自家節省下來的糧食、採集的草藥拿了出來。
相爺得知此事後,感慨萬分,親自出面感謝城中百姓的大義。在相府的組織下,新一批物資更加迅速地籌備完成,又馬不停蹄地運往疫區。
在疫區,那些得到救治逐漸康復的百姓也自發地組織起來。他們有的加入到照顧病患的隊伍中,有的協助官府維持秩序,還有的幫助運送物資。整個疫區逐漸形成了一種眾志成城、共抗疫病的氛圍。
然而,就在疫病逐漸得到控制的時候,一個新的難題出現了。由於長時間的封鎖,疫區的經濟幾近崩潰,百姓們面臨著未來如何生活的巨大困境。
相爺聽聞後,再次召集謀士商議對策。謀士們提出了許多方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