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侖主動表示掏錢支援司馬儀的整軍計劃。司馬儀聽了開始一愣,然後哈哈大笑,眼睛都亮了,拍著桌子叫好:
“好,好啊!老弟真是深明大義!”
他湊近身邊的王侖問道:
“你能拿出多少錢來?”
王侖淺笑著回道:
“嘿嘿,一千萬,已經掏家底了。”
“不夠。”
王侖收斂了笑容,表情嚴肅,咬了咬牙:
“那,二千萬吧!”
司馬儀眯著眼,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這國庫有多少錢,還只有你王文赫才清楚啊。五千萬吧!”
“一言為定!”
司馬儀的整軍計劃,就是進口德意志的武器、聘請德意志的軍事顧問團,把手下的禁軍打造成德械裝備部隊。
王侖開始持反對態度。因武器裝備的維護花費驚人,這個計劃的投入會越來越高。他認為現在為時過早,要等財政穩定,或者內戰平息以後才能執行。而年前見過倭王之後,他終於知道司馬儀為什麼要急著讓計劃上馬了。
“父親今天心情不錯嘛!肯定是財政預算透過了。”
司馬儀爽朗的笑聲被一名年輕人的聲音打斷。此人一身墨綠色高階軍官禮服,臉上掛得乾乾淨淨,看著二十多歲的樣子;一雙瑞鳳眼,眼睛細長,眉毛薄;鼻樑高挺,下頜尖;面相有些陰柔。
這是司馬儀的大兒子司馬護,任中軍都督兼兵部右尚書(副職),主管金陵防務以及兵部屬下武庫清吏司。京城的衛戍和全國軍隊的武器裝備都由他管著。
“各位大人,晚生有禮了。”
工部尚書時令立即起身作揖回禮:
“大公子今天也來參加六部會議了?”
司馬護大大咧咧地坐在時令身邊,把軍帽往桌上一擱,回答道:
“是的,今天代表兵部與會。”
司馬儀乾咳一聲,收起了笑容,板著臉,銳利的眼神看著司馬護,沉聲說道:
“朝堂之上,沒有什麼父親兒子!也沒有什麼大公子!”
本來笑臉盈盈的司馬護和時令立即嚴肅起來,安靜地坐下。書吏又輕悄悄地加了椅子,上好了茶。司馬儀喝了口茶,轉向時令,沉聲說道:
“蔚海,漢陽的火炮生產線務必按時完成。我軍現代化程序的重擔,有一半在你肩膀上!錢,我給你撥足了。工,你可要親力親為,不能出岔子!”
時令站起來拱手道:
“是!卑職定不負首輔所望。”
司馬儀靠著椅背閉目養神。王侖在品茶。這二位不吭聲,整個文英閣靜悄悄的,落針可聞。幾個書吏像貓一樣無聲無息地穿梭著,放置水牌、檔案、文具……一切會務都在靜悄悄中進行著。
不久,六部堂官入座,大圓桌上一共七人。各部二把手、三把手等入席一旁的座位。圓桌所在的位置,有點像教室的講臺。而其他人則像學生一樣,單人單桌。司馬儀所坐位置,正好可以看見所有與會官員。
司馬儀喝了口茶,端坐起來,深邃的目光掃視著眾人。他清了清嗓子,開口了:
“各位,今天的六部會議之所以在文英閣召開,就要告訴大家,部閣一體,同心協力匡扶社稷。我等居其位務必謀其事,上不負天子,下無愧黎民。”
聲音抑揚頓挫,擲地有聲。說完,他又掃了一眼眾人。只見人人肅穆,正襟危坐,都投來炯炯的目光。司馬儀微微點頭,繼續說道:
“時間寶貴,我們開始議程。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便是軍事。本來軍事是兵部之事,然茲事體大,牽涉甚廣。所以,有必要在六部會議上進行說明,好讓對各位交底。”
乾咳幾聲,司馬儀繼續:
“當今形勢複雜。外有倭寇覬覦,內有不臣作亂,各地督撫不服號令。民間眾說紛紜。朝廷裡也有人猜度國策轉向。我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這時,大家都轉過了臉,不看司馬儀了。有的低頭看桌面檔案,有的在看其他人。除了一人——司馬護坐直身體,目光灼灼。他對司馬儀一拱手,朗聲說道:
“卑職以為,應該停止內戰,一致對外。這是收服人心,樹立朝廷威望的最好時機。況且,他們主動求和,於朝廷威儀、天子臉面並無損害。”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投來驚疑的目光。有人目光不斷在司馬護和司馬儀之間流轉。
“閉嘴!”
啪的一聲,司馬儀一拍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