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真的,東山寺未必一直存在,而莊子繳納的稅賦本來就少,相比起來也划算,李善隨意踱步,笑道:“辯機不就沒還俗嘛。”
朱八嘿嘿笑道:“不讓他吃雞腿,看他還不還俗!”
從山丘上下來,李善繞道村南側,幾十個青壯正在挖土,一方面是為了挖掘河道,另一方面正好將挖出的黏土作為制磚的原料。
距離並不長,而且如今四月下旬,也不是農忙時節,工程進展還算快,眼看著再有個把月就能完工了。
朱石頭感慨道:“郎君落腳兩年,此地已非舊觀。”
李善笑著點點頭,的確如此,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改變了很多很多,甚至改動了歷史軌跡,但最貼近自己的,還是這個村落的變化。
突然想起高中那個女同桌,長得挺清秀的,大學畢業之後居然去考了老家的公務員,下基層在村裡做了村官,信誓旦旦的要建設新農村……李善心想,也不知道她做到了沒有但自己倒是在這個時代做到了。
正是黃昏時分,李善走在村內外的道路上,下田耕作的老農,各處警戒的青壯,調皮騎在牛背上的牧童,還有端著洗衣盆的婦人,無不紛紛或恭敬,或親熱的上前行禮。
前頭一輛馬車緩緩駛近,凌敬掀開車簾,看見李善笑問道:“可取新名了?”
昨晚朱瑋知曉後,就慫恿李善換個村名。
李善想了想隨口道:“村西日潭,村東月潭,便為日月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