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立場(1 / 2)

所謂的像,指的是李淵很符合歷史中的形象,那個很講究親情的形象。

歷史上還有哪個時代是先父子後君臣的呢,還有哪個皇帝是讓兒子稱自己為父,而不在後面加上皇的呢?

李善相信,李淵對平陽公主的疼愛出自真心,對自己的善意也並沒有虛假。

但同時,李淵顯然也有探查李善立場的意味。

李善在山東戰事中與李道玄、田留安、齊善行並肩而戰,力挽狂瀾擒殺劉黑闥的同時,也扇了太子李建成一個大耳光……讓太子丟盡了臉。

而且與李善相交甚深的凌敬又入了天策府……從這個角度來說,李善依附秦王的可能性很大。

這也是崔信最初看中李善的原因之一。

但很快,李善先是斬殺崔帛,後又急行回京參加科舉……崔信到了長安得知訊息,細細思量,也多加打探才確定,斬殺崔帛,實際上是為太子解了圍,以科舉入仕,顯然未入秦王麾下。

之後太子刻意懷柔,請李淵賜名玉壺春,又力薦李善診治平陽公主。

要知道如今的李善並不是兩年前的李善,現在的他分量真的不輕,雖然根基尚淺,但曾籌謀山東戰事,又救回了平陽公主,這樣人物……李淵自然是要看一看他的政治立場的。

而今天丟出的這個中書舍人……就是一個誘餌。

李世民一聲不吭,而李建成卻為了李善爭辯。

李善在心裡哀嘆一聲,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想到這,李善突然反應過來了,“中書令入殿,崔公隨行……只怕事先有所預告?”

崔信詫異的看過來,半響才道:“小小年紀,心思如此之深,非是良配!”

哎呦喂,咱們是在談正事好不好!

李善都無語了……現在看來李淵丟出一箇中書舍人,楊恭仁帶了正好剛剛訓斥過李善的崔信入殿,不管李建成、李世民如何爭,爭不爭……自己都不可能出任中書舍人。

李淵無非是為了看一看自己的政治立場。

但還是有個疑惑難以解開……李善在心裡琢磨,李淵為什麼要這麼做?

選人,選人……難道我就不能選你嗎?!

你李淵就這麼沒自信,我就不能選你?

暗地裡投入李世民麾下,但明面上有太多難處,但李善不可能投入東宮,又不願意跳平陽公主那個火坑,本來還想著趁這個機會扒上李淵這條大腿……想必李世民也樂意看到這一幕。

沒想到李淵好像沒這心思……是因為我分量還是太輕嗎?

看面前這個少年郎久久無語,崔信咳嗽一聲,李善這才回過神來,“今日多謝崔公。”

“如何謝?”

李善呃了聲,嚥了口唾沫,“還請崔公吩咐。”

崔信一甩袖袍,冷著臉看向正走過來的宇文士及,低聲道:“日後詩文,當送來由某點評。”

李善咧咧嘴,回身看見宇文士及,行了個禮,用崔信才能聽見的音量道:“多謝崔叔父。”

好吧,從崔舍人轉回崔公,再轉回崔叔父了……李善現在當然看得懂,也聽得懂,人家崔信是個女兒奴,但又拗不過女兒。

隨口打了個招呼,宇文士及與崔信擦肩而過,低聲問:“陛下有意許中書舍人?”

李善點點頭,又搖搖頭,“小侄少於歷練,不宜出任。”

雖然已經知曉了,但宇文士及還是有點失望,頓了頓才笑道:“年方十八爵封縣公,他日當並肩爾曾祖。”

李善的曾祖李穆爵封申國公,李善還差了兩級。

又聊了幾句後,李善步行穿過官衙,兩旁的三省吏員頻頻相望,如此年輕,非繼爵而封縣公,在唐初這等歷史上難得的爵位大放送的時期,也是非常少見的。

李善瞄見一位鬚髮盡白的老者投來晦暗不明的眼神,他認得這位……天策府司馬,剛剛從吏部尚書轉為工部尚書的封倫。

快步出了皇城,本打算還和李楷、王仁表聚一聚,現在也沒了心思,李善打馬徑直回了朱家溝,今日凌敬特地請了假在家中等候。

當李善將今日覲見諸事一一說明後,馬周的反應是羨慕嫉妒恨……和聖人、太子、皇子、公主以伯兄相稱,簡而言之一句話,日後別說京兆杜氏,就是五姓七家也不會再用上不得檯面的手段奪李家產業了。

而凌敬卻笑道:“崔舍人頗有迴護之意……看來對你觀感不差,或仍有聯姻之意。”

“今日言明,詩文當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