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章 倒是巧了(1 / 2)

北宋年間,柳三變名揚天下,人稱“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後蘇東坡的詞作更是上至高官顯貴,下至商賈平民,無不吟誦。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是因為詞便於傳唱,由上而下,普及到社會各個階層,另一方面也在於時代的變化。

事實上這種變化貫穿了整條歷史長河,秦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戲。

而在唐朝,一首詩想名聲大噪,一般來說只有兩個渠道,其一是得顯貴力薦,最著名的就是白居易。

白居易初至長安,顧況拿起名氣開玩笑,長安居,大不易。

之後那首“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顧況由此而嘆,“居即易矣。”

白居易就是如此名聲鵲起。

說到底,這套路……和李善為玉壺春打廣告基本一回事。

而第二種渠道就是位於平康坊的教坊司……至少在長安,李善沒發現平康坊之外還有青樓。

事實上,唐朝的教坊司,還真和後世不同,基本上是賣藝不賣身,人家玩的是藝術。

如果一首詩能在平康坊名聲大噪,那必然能在長安,乃至關中名聲大噪。

這也是李善主動提出來平康坊的原因……退縮只會讓人懷疑,肆意才能使人忌憚。

但李善也沒想到這麼巧……哎,也是,青樓的老鴇,眼睛能不毒嗎?記效能不好嗎?

更巧的是,當李善頂著無數道狐疑、羨慕、古怪的視線走進去的時候,不大的廳內只有兩位青年斜臥側聽,簾幕後樂聲響起,有女揚聲唱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罷了罷了,自己當年裝的比,那就得裝到底,自己當年挖的坑……那也得跳啊。

但還沒等李善開口,斜臥在榻上的一個青年猛地坐起,笑著招呼道:“德謀兄,子構兄……”

顯然是世家子弟,兩個青年和眾人寒暄,相互見禮。

王仁表低聲介紹:“河東柳氏子弟,柳奭柳子邵,另一位是其族叔柳亨柳嘉禮,前者二姐為王仁佑之妻。”

李善目光閃爍,玉壺春封門一事持續至今,雖然根源在於太子家令韋慶嗣,但最先遞去帖子的卻是王仁佑。

這時候,李楷正介紹到李善,笑道:“這位與兩位應是初識,但想必久聞其名……”

話還沒說完,柳奭仔細打量著李善,“李白?”

肯定是當年也在場的……李善嘴角動了動,難道你每天都待在平康坊?

小小年紀,不怕精盡人亡?

更何況,老鴇記性那麼好就算了,你為什麼記性也那麼好?

“什麼李白?”李義琰有些莫名其妙。

“李太白啊!”柳奭回頭看了眼,“三叔,那日你也在呢。”

柳亨微微頷首,“三年前,君於此地一揮而就,名揚長安,坊間傳唱不休,”

盧承基眼睛一亮,“嘉禮兄說的是適才那首?”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柳亨笑道:“三年來,足下再未現身……”

李善尷尬的看著李楷、李昭德、王仁表、房玄齡等人投來的幽怨眼神,“此事……此事……”

房遺直搖頭道:“記得去年,懷仁便言,不善詩賦。”

“非也非也。”李楷面無表情的說:“懷仁乃言,略懂略懂。”

周圍響起一片低低的鬨笑聲,這個典故適才在承天門大街上已經是人盡皆知。

王仁表忍笑對柳亨道:“此為李善李懷仁,進士科榜首,今日為其賀。”

“李懷仁?”

“李懷仁?!”

柳亨和柳奭異口同聲,眼睛都瞪圓了。

王仁表突然想起,三年前聽聞,王仁佑在平康坊被人搶了風頭,當時柳家叔侄也在,不會就是李白……不,李善吧?

眾多世家子弟聽柳亨解釋其中緣由,都不禁啼笑皆非,盧承基長嘆道:“懷仁言某為識途老馬,實是過謙了!”

“三年前便揚名平康坊,為何要假名虛託?”房遺直搖頭道:“識途老馬,當有新作,若不成,罰酒三杯!”

“不錯,房兄此言甚是!”

眾人坐定,李善苦笑道:“今日已有……”

“那不是舊詩嗎?”一位青年笑道:“即可成詩,一揮而就……不然,來來來,拿酒盞來!”

李善擺手道:“若論捷才,何人能勝過思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