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臨行(1 / 2)

中軍營地。

晨。

今日就要啟程的陳叔達、崔信正在與李善、溫彥博商量最後一些事務,主要還是關於後勤軍械的相關補給,以及部分將校、官員的調任。

在短時間內兩度遭突厥、梁軍大掠全境,直接摧毀了原州、會州、靈州三地上至州府,下至縣城的官吏體系,不說其他的,百泉縣令李玄德是肯定會被罷職的,還有早在兩個月前就戰死的平涼縣令等等。

“真的好稟明陛下,建言延州、涼州兩地發兵?”竇軌最後笑著如此問。

其他人看不出來,但竇軌這種沙場老將是心裡有數的,延州出兵的可能性都不大,涼州那邊是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李善嘿了聲,“稟明陛下吧,主要是延州……即使不直襲統萬城,也能沿秦直道往北試探一二。”

“延州總管梁禮,原為長史,一直是段德操副手,頗有韜略。”竇軌點點頭,“只要不冒進,理應無虞。”

正事說完,幾人隨口閒聊了幾句,溫彥博又提起了那位被梁洛仁舉薦出仕固原縣尉的皇甫黎。

“前隋漢王楊瓊於幷州起兵謀反,皇甫誕時為司馬,信入長安,皇甫無逸慟哭不已。”陳叔達嘆道:“旁人問之,皇甫無逸言,吾父生平重節義,必無苟免者。”

溫彥博介面道:“前隋煬帝於江都駕崩,王世充篡位,時在洛陽的皇甫無逸孤身回關,不肯附賊,父子均以節義名重一時,不料如今……”

這個就有點扯淡了,李善嘴角撇了撇,皇甫誕還能說是節義,皇甫無逸那也能叫節義?

不肯附和篡位自立的王世充,投奔同樣是篡位自立的李淵,這叫哪門子的節義啊?

當然了,李唐最終一統天下,才使得皇甫無逸的行為有了正統性。

也正是父子兩人均以節義揚名,才反襯出了皇甫黎叛變的惡劣性,也才使得皇甫忠不得不的無奈之舉。

皇甫忠的確是有苦衷的。

都說皇甫一族以固原,也就是古時的安定為郡望的,但實際上他們最早是以京兆為郡望的,千年來族內人傑數不勝數,歷朝歷代均有出仕者,其中也不乏名留青史的人物。

東漢末年大名鼎鼎的涼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規,平定黃巾之亂的皇甫嵩,針灸鼻祖皇甫謐都身居高位,流芳千古。

但自晉朝後,家道中落,雖不乏出仕者,但直到皇甫誕才得以封爵,而且還是追贈的。

皇甫無逸雖然無甚功勞,但因其父而得以封爵平輿侯,再到唐初,因為是前隋舊臣,在武德元年的爵位大放送中被封爵為滑國公。

但說到底,皇甫一族就是因為皇甫誕、皇甫無逸兩度不肯附賊才名重一時。

而如今遠在蜀地的皇甫無逸年邁多病,垂垂老矣,皇甫黎又投靠了梁師都,將父祖輩的名望全都葬送,一個不好,皇甫一族就要衰落下去。小說

對於皇甫忠這樣的世家子弟來說,沒有什麼比家族門楣更加重要,沒有什麼比家族衰弱更可怕,為了振興門楣,他們什麼都肯幹,他們什麼都敢幹。

所以,皇甫忠只有一個選擇,在唐軍收復三州的過程中有所建樹,才能保證門楣不墜。

對此,溫彥博、崔信、張文瓘這些世家門閥出身的都心有慼慼焉。

倒是個可以用的人物,李善當日就做出這樣的判斷,只是一時半會兒拿不定主意將皇甫忠用在哪兒,收入帳下打理文書或者舉薦出仕,甚至召其隨軍,未必能發揮得出皇甫忠的用處。

竇軌瞄了眼若有深思的李善,隨口道:“都已經兩天了,固原那邊也沒什麼訊息,只怕梁洛仁不會放歸皇甫黎。”

“那就等著唄。”李善無所謂的說:“既然徵召為縣尉,那應該安全無虞,倒是梁師都此舉,顯然有意紮根原州。”

這是顯而易見的,靈州、會州在簫關以北,人口不多,別說望族了,因為連年征戰,就是鄉間豪族都找不出幾家,梁師都有意與大唐爭雄,不可能放棄原州,那就不可能忽視原州第一世家皇甫氏。

崔信小聲嘀咕了幾句,李善偏頭看了眼,心裡暗罵這位岳父大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皇甫黎也不是個蠢人,但若不接受梁軍的招攬,其祖母、母親、妻子,除卻皇甫忠之外的三個兒子都在身邊,一旦梁軍舉刀,那皇甫一族嫡系差不多就全軍覆沒了,安定皇甫氏也算是被族誅了。

皇甫一族雖然源遠流長,但名望不能與五姓七家相提並論,別說次一等的京兆杜氏、韋氏、河東薛氏等等,就連再次一等的天水趙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