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塵埃落定(1 / 2)

,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

夜色猶黑,明月早被烏雲遮蔽,狂風席捲著雪花猛撲而來,將巨大的篝火掛的忽大忽小,將周圍的一切對映的忽明忽暗。

萬眾矚目之下,身著官服的崔信手捧木盤緩緩走出營門,身後跟隨者元普、李善。

雖然場所簡陋,但崔信神色肅穆,按部就班的宣讀詔書,十日的反覆之後,此刻的苑君璋雙膝跪在雪地上,身後將校、數千大軍盡皆俯首。

授於爵服、鐵劵,授朔州都督,鎮守馬邑,一系列流程很快走完,苑君璋手捧木盤,叩謝天恩,耳邊卻傳來陣陣嗚咽聲。

抬頭看去,苑君璋慘然一笑,身著明光鎧的劉世讓大步而來,手中拖著一個在雪地上扭曲身軀的突厥人。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李善溫和笑了笑,挽起苑君璋,朗聲道:“今夜招撫,需以血祭,當以頭顱為賀。”

“足下看似劍走偏鋒,實則謹慎之極。”苑君璋臉上滿是苦澀,今夜事變,他到現在還沒能親眼看一看兒子苑孝政,面前這位青年太過謹慎。

的確如此,李善這十日用了種種手段瓦解鬱射設、結社率的敵意,用了種種手段去判斷劉世讓到底有沒有投向突厥,更用了種種手段來確保今夜一戰的勝利。

沒有把握,李善不敢行此險招。

劉世讓手上用力,將人摔在李善、苑君璋身邊,此人正是肩部中箭的鬱射設,嘴巴被一塊破布堵住,雙目噴火,臉色慘白,看向李善的視線中帶著傾盡江海也難以平復的恨意,看向苑君璋的眼神中帶著許諾、求饒各種複雜的情緒。

“今夜之後,突厥震怒,明歲必將大舉來犯,即使寒冬臘月,也未必不會出兵。”李善握住苑君璋的手,“故,在下遣宜陽縣侯助守馬邑。”

“淮陽王領大軍駐守代州,在下坐鎮雁門,若戰事一起,必有援軍,月餘前高滿政孤守無援,必不重演。”

嘴裡說著,李善引著苑君璋的手在腰間,握住了那柄長刀的刀柄。

“廝殺多年,戰場兇險,如今芮國公來投,當安享富貴,他日五世同堂,豈不融融?”

苑君璋的手都在顫抖,他當然聽出了李善言外之意,這是得寸進尺啊……今夜從鬱射設、結社率落到李善手中之後,自己已經喪失了所有的主動權,只能看著李善步步緊逼。

人家話已經說透了,你安享富貴吧……至於什麼不會讓馬邑單獨面對突厥大軍,那壓根就不是說給苑君璋聽的。

說給誰聽的?

一旁的劉世讓突然拔出腰間長刀,一腳踢翻鬱射設,雙手反拿,刀身直入腹部,噴湧出的血將周邊的白雪染成一片。

當然是說給劉世讓聽得,這位宜陽縣侯今夜率先破營,生擒結社率,立下大功……偏偏人憎狗厭,被李神符、李高遷誣陷,即將被召回長安問罪。

這樣的人物,自然是駐守馬邑最合適的人選……李善相信,經歷了這一切,劉世讓也該學的乖巧一些了。

而一刀捅翻了鬱射設,就是劉世讓的決心……就算無援軍,也必死守不退。

劉世讓堅持跟著來馬邑,所為不過就是藉此翻身,今夜一戰已經洗刷身上的汙民,如果能駐守馬邑……

站在崔信身後的元普目眩神迷,他抵達馬邑前後不過兩日,從招撫不成,到雪夜襲營,再到苑君璋在萬般無奈之下來投,現在又親耳聆聽李善的諸般安排。

在心裡盤算了下,元普不得不承認,這位館陶縣公思慮周全,不管之前如何,現在的劉世讓絕無可能投突厥,而且他奉聖命經略馬邑,是助守馬邑的最佳人選。

一夜之間,局勢大變,從無功而返到滿載而歸,元普心想,就如此手段,如此功勳,一個郡公只怕都不夠,更別說長安還有平陽公主,聖人也對其青眼有加……本朝建國至今六年,還沒有過未加冠的國公。

苑君璋呆呆的看著地上的鬱射設,從拼命掙扎到虛弱無力,血緩緩流動到漸漸凝固……

“嗆!”

雪亮的刀光一閃而過,苑君璋面容猙獰的砍下鬱射設的頭顱,丟開長刀,單膝跪地,雙手將頭顱高高獻上。

“諸事已定。”李善點點頭,挽起苑君璋,轉頭看向劉世讓,“已有信使急奔回雁門關,道玄兄會點齊劉公舊部助守馬邑。”

不可能讓劉世讓一個人在馬邑,必須讓其掌握一部分兵力以防萬一。

劉世讓神色微動,三百親衛襲營,戰後就是他主管營中諸事,他很清楚沒有人離開,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