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遷二人。
李高遷知道不是自己乾的,但會不會是李神符……李高遷有點拿不準,至少那廝是有這個嫌疑的。
這也是李高遷今日登門的原因,他試圖將鍋甩到李神符身上去……懷仁你想想,李神符和劉世讓的仇怨多深,肯定是他乾的。
而今日這一幕,也是李善刻意為之……有李神符這個河東道行軍總管在,劉世讓在馬邑就危機四伏,要知道淮陽王李道玄不可能久駐河東。
當然了,如果李道玄搶了河東道行軍總管的話……一切都好說了。
兩人各懷鬼胎,但目的是一致的,這個鍋得讓李神符來背。
但李善是置身事外,是為日後局勢考慮,而李高遷不同,要知道當日是他舉告劉世讓暗通突厥,為了不為朝中問罪,他必須得到李善這個人親自指揮馬邑招撫的主事人的支援。
聽李高遷影影綽綽的提了幾句,李善慨然揮手,“高遷兄放心便是,舉告劉世讓非為誣陷之舉,而為軍國大事。”
李高遷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還能這麼解釋?
“自淮陽王率軍進駐河東道,小弟以道玄兄為後盾,得薛忠、高遷兄、臨濟縣侯闞稜之助,掌雁門關上下,架空劉世讓,所為何來?”李善笑道:“當日,小弟也唯恐劉世讓舉關而降,不得已而為之。”
“此事,小弟在密信中盡述之,陛下當不會怪罪。”
李高遷登時放心下來,連連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