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社爾後悔了,真的後悔了。
雖然成功的突破樓煩關,雖然數戰大捷一路殺到崞縣,但卻被死死的擋在了崞縣以南,不得越雷池一步。
雖然阿史那·社爾數度跟隨頡利可汗攻略河東,但因為山脈遮蔽,又因為太原府就在猩州南側,導致阿史那·社爾從來沒有去過嵐州。
當日突厥騎兵攻入嵐州之後,一路南下連破兩縣,抵達太原府邊界才轉而北上猩州,一直到抵達定襄縣附近,阿史那·社爾才偶然得知,從嵐州是有一條不算平坦,但也不算太過陡峭的路直通猩州。
這是阿史那·社爾的第一個後悔,第二個後悔之處是應該昨日就分兵北上……即使只有兩千騎兵抵達雁門關,也能起到關鍵作用。
而今日爾朱義琛讓出道路,以為有牛斌等叛軍相助的阿史那·社爾卻沒有冒險,結果一直僵持到了對方兩支援軍趕到戰場。
阿史那·社爾和其他族人不同,他通漢學,而且還不是粗通,他心裡浮現出“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這句話,抵達代縣之前,一共經歷四戰,再加上昨日今日兩場大戰,麾下騎兵傷亡慘重,只有約莫三千不到了,即使加上牛斌依附而來的叛軍,也不過五千左右。
還要繼續嗎?
對面唐軍雖然也傷亡慘重,但還保持戰力,由北而來的援軍漫山遍野,人數不少,但阿史那·社爾最忌憚的還是滹沱河上的船隊。
牛斌和郭子恆遠遠眺望,小聲商量了幾句,才向阿史那·社爾稟報……按照時間推算,應該不是幷州軍,很可能是據說即將赴任的代州總管李靖。
李靖這個名字,阿史那·社爾聽說過,對於這個人他不是太在乎,但對於這個人帶來的援軍……因為船隊靠岸,大批的甲士源源不斷登岸,雖然都是步卒,但都步履沉穩,或手持巨刀,或攜帶弓箭,一看就知道是精兵。
視線之內,大大小小的船隻靠岸,源源不斷計程車卒正在陸續登岸,在突厥軍東側列成佇列。
會是幷州軍嗎?
阿史那·社爾猶豫不決。
留下盧承基和郭樸掌管代縣援軍,迅速向爾朱義琛靠攏,兩軍合一,而李楷和李義琰登了大船。
“拜見永康縣公。”
“拜見永康縣公。”
站在船頭觀望戰局的李靖轉身看了一眼兩位侄兒,只微微點頭示意,青衫被河風吹的烈烈作響,“聽聞邯鄲王好施恩,常懷仁?”
李楷知道這是李靖對叛軍起事不滿,上前一步苦笑道:“懷仁施恩民眾,懷仁百姓,苑君章入朝覲見,馬邑駐軍頗有不穩之態,才以幷州軍取而代之,將苑君章舊部調入關內。”
李靖微微搖頭,簡單的下了一個評語,“心慈手軟。”
李楷想起在李善面前戰戰兢兢的代州勢族,想起李善年初雁門大捷壘砌的京觀,對李靖這個評價有點……無言以對。
那位好友是個心慈手軟的人?
別開玩笑了!
“若非懷仁心慈手軟,叛軍難以起事。”李義琰上前一步,朗聲道:“但若非懷仁心慈施恩,今日德謀兄何以率援軍趕至?”
“全州上下百姓皆道,此生未見如此父母,年初懷仁出兵塞外,多少青壯攜馬相隨,此次突厥逼近崞縣,德謀兄一聲令下,多少青壯願為懷仁效死。”
“你是玄德兄幼子?”李靖堅毅的面容流露出一絲笑意,點頭道:“吾隴西李氏英傑迭出,若非義琰報信,德謀急援,只怕某也無回天之力。”
頓了頓,李靖嘆道:“若非邯鄲王手軟,不至於叛軍起事,但若非邯鄲王施恩,德謀也難以率兵來援。”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皆有來因。”
這時候,岸上傳來騷動,煙塵瀰漫開來,隱隱可見突厥騎兵前壓,李靖眯著眼遠眺,點頭道:“突厥領兵者倒是有膽氣,還不肯退去。”
李楷笑道:“只是死裡求活罷了。”
“昨日接到戰報,幷州遣派大軍西進嵐州,樓煩關橋樑被毀,雁門關外突厥難入,岸上突厥退路亦斷。”李義琰詳加分析道:“若是能勝,突厥才能翻盤……”
李靖擺了擺手示意不要再說了,他的思維和這兩位侄兒是不同的,而且他自己剛剛從太原府北上,很清楚局勢……在突厥很可能破關大舉南下的時候,幷州成為抵禦突厥最關鍵的區域,幷州總管任城王李道宗是不敢隨意分兵的,頂多遣派偏師堵住樓煩關而已。
換句話說,岸上的數千突厥騎兵是有退路的……從樓煩關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