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敬在心裡琢磨,半個月前,輔公祏被擒殺,江南平定,聖人下詔撤銷東南道行臺,改立揚州都督府,趙郡王拜揚州大都督,江淮、山南以及嶺南諸州均歸其統攝,永康縣公李靖出任長史。
李孝恭必然久鎮江南,李靖率五千江淮兵北上赴任代州,五月初理應就能到任……凌敬想起李善在信中極為推崇永康縣公,說起其對峙突厥,不乏幸災樂禍之意。
呃,李善在北邊攪風攪雨,頡利可汗大怒如狂,這等後果,要讓李靖來承受……對此,李善在信中說他對李靖非常有信心。
門外響起次子的聲音,凌敬有些意外,朱氏族長朱瑋登門來訪。
“回朝任職?”凌敬搖搖頭,“懷仁未有提及。”
朱瑋有些憂慮,“不會再外任了吧?”
“未必……”凌敬幽幽道:“如今朝中奪嫡日烈……但曾掌代州總管府,外任……實在不好安置。”
代州總管已經是數的出來的封疆大吏,天下也就李孝恭、李道宗能壓李善一頭,再外任還能挑個什麼位置?
凌敬突然一笑道:“回朝再說吧,懷仁應有定計……再不濟,歇息年許也好。”
朱瑋心裡有著深深的擔憂,但卻又說不出口來……他雖然不知李善已經投入秦王麾下,但也不傻,李善諸多謀劃都會和凌敬商議,而後者卻早就是天策府屬官。
外人不知道,但朱瑋差不多能確定,透過凌敬,李善很可能與秦王有所關聯。
但大郎君還在東宮呢……朱瑋嘆了口氣,打起精神,低聲道:“去歲懷仁赴任前,交代留意一人行蹤。”
凌敬眉頭挑了挑,他是知曉李善派了人跟蹤封倫的……但並不知後情。
“此人乃東宮門下,太子近衛出身,去年出任河北道鹽州刺史,今日得知,轉任坊州刺史。”
“姓甚名誰?”
“楊文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