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汧源縣。”
李善起身行了一禮,“若事不可為,還請常公攜華亭令張文禧與其弟張文瓘南返。”
“但願華亭不失。”常達答非所問,這種時候他也不敢給出什麼保證。
兩個時辰後,三千大軍拔營往西北方向而去,城牆上李善面沉如水,其實他是希望能隨軍北上的,這也是他為什麼之前支援常達,壓制楊則的原因。
但常達此人,心胸算不上寬廣,可能是怕李善奪權,也可能有其他原因……
有微微嘆息聲傳來,李善側頭看了眼楊則,“放心吧,來犯梁軍只有兩千餘,縱然難勝,理應不至敗北。”
“未必如此。”楊則嘆道:“如今戰局驚危,難道殿下以為下官不知輕重,如此時刻還要為難上司嗎?”
“常公為陛下舊人,得以兩度執掌隴州,治理地方,雖才略平平,但也勉強支撐,唯獨無軍略之才。”
“當年晉陽起兵,虎牙郎將宋老生斷南下之路,對峙月餘,互有勝負,常公領軍,大敗而逃,僅以身免,數月後方歸。”
李善嘴角抽了抽,就在河東開戰,居然逃了幾個月才跑回來……那時候李淵都攻入長安,自封大丞相了。
這說明常達這個人油滑的很,用後世的套話來說,屬於意志不堅定的那種人。
楊則繼續道:“後薛舉建國,佔據隴西之地,遣將假降,一舉破城。”
還很天真……李善有點頭痛了,這樣的人好像的確有點廢材啊。
“故在下欲請殿下領軍。”楊則苦笑道:“此亦為公,不為私。”
李善以手扶額,深深嘆了口氣,低聲道:“即使戰事不利,但終歸能拖延幾日,戰情早已傳開,肅州、岐州必然已經召集府兵成軍。”
“陛下就在仁壽宮,必有援軍北上。”
楊則點頭贊同,但就站在一旁的王君昊嘴角直抽抽,完了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