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瞪了眼王君昊。
算了,自己還是不要開口的好……歷經了那麼多次,說實話,李善也有點怕了。
“再過幾日,母親會派人過來,正好讓你媳婦跟著。”李善點了點範十一,“如今定方兄不在,但凡查探、警戒都由你掌總,出了什麼紕漏……”
“那就讓定方兄扒了小人的皮。”穿著皮甲的範十一瞄了眼何方,笑道:“內外明暗哨均齊備,必然無恙。”
談笑了幾句後,李善舉步而下,踱到一處灶臺邊,拿了根快子插了插,快子不倒,這是古代賑災的標準。
拿了個木碗舀了一碗稠粥,李善往南穿越親衛的佇列,一直走到難民最中間,將碗遞到一個老者面前。
老者臉上滿是詫異的神色,跟在李善身後的何方更是臉色大變,他沒想到僅僅半日時光,對方就看破了虛實,這位老者才是這支流民真正的頭領。
“小人不敢……”
“老者先食,次之孩童,再次婦女,青壯最末。”李善溫和的如此說,回頭看了眼何方,“可有異議?”
何方遲疑著沒有說話,而老者已經拜服在地,雙手高舉接過木碗,“拜謝殿下。”
李善笑了笑,接過身後親衛遞來的第二碗稠粥,塞到了一個有點流口水的女童手中,順手摸了摸女童腦袋上枯黃的頭髮……絲絲泛黃,也不知道是營養不良還是人種的原因。
已是黃昏時分,何方蹲在人群中,大口大口的吞著稠粥,偶爾抬頭遙遙看一眼遠處的親衛中的那位青年郡王的身影。
“如此人物,堪稱懷仁。”一旁的老者幽幽道。
何方怔了怔,低聲道:“聽說這位邯鄲王便是字懷仁。”
老者沒再說什麼,就算是刻意為之,但人家也做出了姿態……數百親衛至今未食,就連那位邯鄲郡王都沒用用飯。
此刻的李善完全沒有用飯的想法,冷笑看著張仲堅,“只三百鬥米?”
張仲堅拜倒在地,卻一言不發。
跟著去的親衛湊到李善耳邊小聲滴咕了幾句,李善哼了聲,“起來。”
讓張仲堅出面,是因為這位曾經在朔州出任屬官,畢竟曾經有明面上的官職,但沒想到隴州總管常達是一點面子都不給啊……甚至連面都沒見。
張仲堅還因為貌醜被門房數落了幾句……要不是他攔著,幾個親衛都要動手了。
三百鬥米,剛剛好可以讓李善帶來的三百親衛吃上一個月左右,換句話說,常達這是擺明了態度,他不會管那些流民的生死。
“既然不給孤面子。”
李善冷冷道:“那孤也不用給他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