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爛攤子(1 / 2)

,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

代縣,春秋為晉,戰國歸趙,據山川之險,為兵家要地。

簡而言之,河東乃李唐根基所在,而代州為河東門戶,代縣又為代州門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事實是,李善趨馬在城內城外轉了一圈,甚至還去了不遠處的一個小鎮,路過五六個村落……一股熟悉感在心底滋生。

官道兩旁稍好一些,各種農作物大都快要收割了,但李善走上岔路,往前掃視,路旁的田地上稀稀拉拉,甚至都看不到什麼人影。

翻身下馬,李善不顧還潮溼的泥土,走進田地,蹲下細看,還抓起一把泥土攥了攥,不禁嘆了口氣。

“這是作甚?”

李善丟下泥土,直起身搖頭道:“雖非上等田,亦屬良田,卻如此荒蕪。”

馬周聽了這話沉默片刻後才說:“代縣多歷戰事,農戶或裹挾入軍,或府兵徵召,或徭役不斷,再或南竄避禍……”

今天出行這一路上,李善親眼所見,城內雖然破敗,但還稍好,城外在村落裡幾乎都看不到多少青壯,老人、婦人、孩童佔了絕大多數。

孤苦的老人,留守兒童,被拋棄的良田……這如何不讓李善心生感慨,前世他從一個幼童開始,完整的經歷了農村從雞犬相聞到良田長滿野草的變化。

“本朝設折衝府,河東道的折衝府數量僅次於關內道,共計一百四十七府,代縣佔了四府。”馬周解釋道:“但代縣多歷戰事,死傷頗重,如今四府合計兵力不過兩千。”

按道理來說,折衝府分上中下三府,上者千五,中者千人,下者八百,但如今代縣四府合計才兩千,平均一府才五百人。

而且還要考慮到代縣戰事頻繁,府兵陣亡後的遞補。

“代縣府兵如今都在雁門。”一旁的杜曉小聲提醒了句。

馬周瞥了眼,“還不止如此,今日探聽,代縣徭役極重,江夏郡公於半月前征伐民夫,備戰突厥,至今尚未放還。”

杜曉回了句,“按制,徭役年二十日,加五十日可免稅賦。”

“秋收在即,而突厥已至朔州,江夏郡公會放還民夫以備秋收?”

聽身後兩人的爭論,李善一直沉默不語,出來轉了一大圈,很明顯,如今代縣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口不足。

戰事頻繁,突厥頻頻來襲……去年頡利可汗率十餘萬大軍幾乎打穿了整個河東道,首先就要攻破雁門,代縣自然是受創最重的一地。

正因如此,農戶大量逃亡,或南竄避禍,或被突厥擄去為奴,田地遭到廢棄……整個代縣如一個垂垂老矣無粥米入腹,而且還患有重疾的老人。

李善忍不住苦笑,在長安自己能縱論天下大勢,但具體到一地,卻是千頭萬緒,一腦門漿糊……自己又不能撒豆成兵!

人口不足,自己能做的事就非常有限了。

其他的不說,光是辦個磚廠,就需要大量的青壯為勞力……如今農忙,田地裡都看不到多少青壯呢。

戰事急促、縣衙被毀,李善都可以忍受,但人口不足,是他不能忍受的。

一行人緩緩驅馬回城,李善一直在皺眉苦思,不經意抬頭又看見破敗的縣衙,原本燒焦還勉強完整的大門都少了一扇,遠遠望去,能看見正堂外稀稀落落的野草。

代縣不僅僅縣令出缺已久,就連佐官都沒有,只有幾個本地吏員撐著架子,其實也是在糊弄事……之前一直是聽令於駐守雁門的江夏郡公李高遷。

想到這,李善遲疑著回頭交代,“杜兄,明日再去雁門打探,不知江夏郡公可曾出兵……”

杜曉應了一聲,正看見馬周翻了個白眼。

“馬匹都要備好。”馬周對一旁的王君昊說:“說不得,這次又要一路南逃。”

李善不搭理馬周的奚落,轉頭四顧,按道理來說,縣衙附近應該是一座縣城最繁華的地段,畢竟唐初的城鎮,只可能以政治機構、世家大族為核心,而不是宋明時代,可能出現經濟核心。

而代縣如今並沒有那種海內聞名的世家門閥,就連響徹河東,甚至縣內稱雄的豪族都沒有。

而如今,縣衙附近一片破敗,看的入眼的建築都不多。

李善實在是沒心情再看了,直接回了驛館……雖然代縣無著名世家,意味著縣令的權責少有阻擾,百里侯能真正的轄制百里。

但特麼人口不足,不多的青壯還都被李高遷搶了去!

隨便洗漱了下,李善和馬周相對而坐,桌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