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碧藍如洗,茫茫大漠中,一支近百人的騎兵小隊正向東疾馳而去,經過兩年多的練習,這種的行軍速度,李善已經能夠適應。
偶爾向兩側張望,幾乎看不到人煙,只有廢棄的田地,一片廢墟的村落,李善在心裡想,難怪突厥必要經由馬邑借道而攻代州,朔州並沒有資源供給十數萬乃至數十萬突厥大軍。
換句話說,如果唐軍能牢牢卡住馬邑這個點,就能將戰線推進到朔州一線,河東道就不會時時刻刻處於突厥大軍的馬蹄彎刀的威脅中了。
打前陣的賀婁興舒用少年人特有的尖銳音調高聲呼和,一旁的杜曉提醒李善,“李郎君,先歇息片刻再趕路,今日能抵馬邑。”
現在已經用不著別人帶馬了,李善有節奏的拉著韁繩,放緩馬速,翻身下了馬,拍了拍兩條發僵的腿,“江夏郡公應該是去了馬邑吧?”
杜曉取下水囊遞過來,“理應是去了馬邑。”
一個時辰前,李善一行路過李高遷大軍駐地,但杜曉去打探了下,李高遷並不在營地……不過一場大捷是確定了的。
杜曉小聲說:“劉公與江夏郡公似有隙。”
李善一聲不吭,只灌了幾口水,心想朔代兩州的局勢還真夠複雜的,劉世讓此次立下大功,據說這位極為倨傲跋扈,連襄邑王李神符都敢得罪。
而李高遷卻是自己計劃中的重要人物,大批商隊出雁門,不可能不結交這位……偏偏自己又是得劉世讓親筆信赴馬邑的。
將水囊擲給杜曉,李善轉頭四顧,道路兩側已經不是什麼廢棄的田地,而是光禿禿的一片,連植被都不多,放眼望去,天地合一之處,只見黃茫茫一片,算不上戈壁,但也是大漠。
遠處似乎在焚燒什麼,長長的煙柱一直延伸到高空中,李善脫口而出,“長河落日圓,長河落日圓。”
走進的賀婁興舒眼睛一亮,“郎君此詩可有全篇?”
李善嘴角動了動,“只得兩句殘詩。”
賀婁興舒大為惋惜,“他日郎君得了全篇,還要一睹為快。”
李善有點頭疼,暗罵自己嘴賤,不早就下定決心在代縣絕不用詩才欺世盜名了嗎?!
在長安,還能用被李德武陷害的說法哄騙自己,現在可沒人逼我了!
想了想,李善覺得可能是因為被李德武陷害,所以自己成了條件反射……嗯,還是李德武的鍋!
那邊賀婁興舒正和王君昊、週二郎說笑,顯然,這位已經以李善親衛自居了,口口聲聲都是“郎君”而不是“明府”。
李善突然皺起眉頭,又一次提醒自己,下次就算要人前顯聖也要精挑細選,可別鬧出笑話!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好像是王勃的詩?
下次得記得,決不能用初唐四傑的詩……其實李善記錯了,這是王維的詩。
各種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過,李善又將心思放在了正事上,遙遙眺望已經不遠,但還看不見的馬邑。
在長安,在河東,再到代縣,李善始終在打探馬邑的訊息,他很清楚,自己在代縣能做什麼,終究是需要馬邑來託底的。
自昨日出了雁門,李善就立即察覺到朔州和代州的不同之處,差異非常明顯。
谷偎
這是一片最為獨特的土地,延續千年的農耕文明在這兒,與如今正在盛期的遊牧文明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前隋雖然有隋煬帝被圍雁門的窘狀,但絕大部分時期內,朔州、雲州都歸屬中土,雖然突厥勢大,但前隋名將輩出,不懼胡族,屢有大將率軍縱橫草原漠北。
但自從隋煬帝遷都洛陽,再南下江都,朔州、雲州漸漸脫離了控制,再到天下大亂,郭子和、劉武周、宋金剛、苑君璋紛紛起兵,因為依附突厥,所以雁門以西,盡歸屬突厥地盤。
不能指望劉武周、苑君璋能好好治理地方,而且朔州本就地廣人稀,範圍比代州還要大,但代州下轄五縣,而朔州只有兩個縣,一是出了尉遲恭的鄯陽縣,二就是馬邑。
對於馬邑,李善知道的並不多,凌敬打探來的訊息也不過是些陳年舊事,有的李善前世就知曉。
比如最早是秦時大將蒙括在雁門外北逐匈奴,圍城養馬,才有了馬邑之名,後來漢武帝時期,“馬邑之謀”揭開西漢北伐匈奴的大幕。
前隋劉武周以馬邑為根基,依附突厥,大軍東向,李元吉棄城而逃,裴寂僅以身免,整個河東道幾乎全都被攻佔,李淵驚慌失措,言:“賊勢如此,難與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