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與兩位大佬的初遇(待修改)(2 / 3)

說:“在下雖微末之身,但曾吟《愛蓮說》。”

只一個多月,《愛蓮說》已經遍傳天下,小民不得聞,但李高遷這等人自然是知曉的。

以蓮喻君子。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李善淡然道:“吾年未弱冠,亦有建功立業之願。”

“吾愛功勳,更甚財物,亦取之有道。”

李高遷臉上笑意愈來愈濃,心想若是劉世讓提出讓功……李善當場吟誦《愛蓮說》,那場面一定很有意思!

雖然厭惡這種破事,但想做事,就不得不和這種破事打交道,甚至主動去摻和……李善輕聲道:“日後長相往來。”

“某駐軍雁門,還要多仰代縣。”李高遷有點想問這少年郎會用什麼手段來拒絕劉世讓……從今天初次相遇的言談來看,應該不會斷然回絕。

正要轉身離去,突然李善身子一頓,笑道:“聽聞郡公攜兩千民夫出塞?”

李高遷點點頭,“籌建傷兵營缺人手,懷仁儘可呼叫。”

“並非為此。”李善行禮道:“正值秋收,民夫欲歸鄉搶收,還請郡公相憫。”

之前路上特地在大營駐足,就是為了這件事……也是為了這件事,李善才決定應邀先見李高遷一面。

李高遷呆了下,才反應過來,李善是代縣令,這正是對方權責範圍內的事。

“懷仁放心,苑君璋已然遠遁,某即刻傳令,民夫返鄉。”

“多謝郡公。”

看著這少年郎緩步而出,李高遷摸了摸鼻子,對這位最近兩年名聲鵲起的人物,他並沒有什麼驚豔之感,只端謹守禮而已。

視線之內,看到一名矮壯漢子躬身相迎,李高遷目光閃爍,這人有一手好醫術肯定是真的。

李高遷早年就在李淵身邊,知道平陽公主的分量,而杜曉雖然未在軍中任職,但在平陽公主府內地位不低,居然被遣派出來隨行,而且還如此恭敬。

思索片刻,李高遷不再去想李善會如何拒絕劉世讓,招手讓親衛取來筆墨紙硯,心想不管李善那邊如何,此次報功奏摺必然劉世讓居首,自己沒辦法去搶……那私下遞一份奏摺給聖人或東宮,總是能有點用的。

進了城,李善很快抵達朔州總管府門口,就在幾個月之前,這兒還是苑君璋大行臺衙地,高滿政投唐後立即被封為朔州總管,這兒才被改成總管府。

劉世讓在書房內正在奮筆疾書,一旁的親衛小聲在其耳邊嘀咕了幾聲。

劉世讓手中筆未停,只說了句,“讓他進來。”

得自己親筆信相召,居然先去見了李高遷……而李高遷之前力薦攜其隨軍,劉世讓不禁在心裡考量,難道這兩人是舊識?

不急不緩的腳步聲響起,劉世讓依舊埋頭文案,並不理睬。

李善站在那兒,心裡倒沒什麼怨憤,只哭笑不得……自己也能享受這樣的待遇了?

前世有次同學聚會,一個走了仕途的同學喝了酒直叫苦,說什麼去給科長彙報工作,領導要麼寫材料,要麼看材料,再不濟也要多喝幾口茶,讓下屬先站一會兒……

好一會兒後,劉世讓放下筆,轉頭看去,這是個容貌俊美的少年郎,身量頗高,雙眉似飛,鬢角如劍,有卓爾不凡之態,更有一種蓬勃而起的氣勢。

劉世讓心中嘆息,自己去歲遭貶後,不過月餘,鬢髮花白,老態龍鍾,此次勉強持槊衝鋒,多有不支。

“如此少年郎,正如雨後竹筍。”劉世讓輕聲道:“勃發而起,當奮勇攀爬。”

看了眼面前的老者,臉上皺紋……不比李淵少,後者是史上這方面比較著名的,李善俯首答道:“正如劉公所言,小子勃發奮進,但仍需長者照拂。”

“呵呵,呵呵。”劉世讓輕笑了兩聲,起身踱了幾步,“聽聞你籌建傷兵營,可有條策?”

李善款款道來,自館陶開始,前前後後琢磨了大半年了,各種條例也根據時代的不同,物資的差異做了調整,培養出來的幾十個護兵在長安也有過聯手,唯一的問題在於物資供給。

“水需清,器需潔,不得封閉,不得不見天日,此外需每日充足口糧,最好有雞子、肉食。”

手術之後,寬闊而通風的空間,乾淨讓人不會壓抑的住所,以及足夠的營養,再輔佐細心的照料,這已經是李善能做到的極致了。

但這需要不低的後勤供給,當年在館陶沒問題,後來劉黑闥大潰後更沒問題,在長安自然不是問題,但在馬邑就比較難了。

劉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