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陰差陽錯(下)(1 / 3)

,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

難道之前朝中騷動,請議李高遷之罪……不是二郎在背後指使,李淵半信半疑,他沒有開口,而是看向了太子。

深深看了眼李世民,李建成保持鎮定,緩緩道:“劉世讓彈劾李高遷棄軍先逃,使萬餘大軍葬身塞外,但襄邑王叔、代縣令李懷仁均未提及,二弟所言極是,理應詳查。”

稍遠的裴世矩豎著耳朵,聽到這兒,眼角跳了跳……太子說李神符、李善並沒有提起李高遷棄軍先逃。

但凡奏摺,必過門下省,自己身為侍中,見過李神符的幾份奏摺,但並沒有見過李善的奏摺……另一位侍中江國公陳叔達雖然和李善關係親近,但沒有道理瞞過自己這個李善的舉薦人。

那麼,只有一個可能,李善私下信件直抵禦案……裴世矩立即聯想到了平陽公主這條線。

裴世矩在想這些亂七八糟的,那邊李建成還在源源不斷的為李高遷開脫,時不時瞥一眼李世民。

半響後,李建成閉上了嘴,李世民才慢悠悠的開口,“太子所言有理。”

“二郎細細說來。”

“此戰之敗,首在劉世讓輕敵,雖李懷仁報信,但仍然輕易遣派李高遷率軍出塞援馬邑。”李世民面無表情的說:“若非李懷仁夜奔雁門關,只怕突厥已破關而入。”

李建成補充道:“突厥抵雁門關,劉世讓仍在崞縣,直到第二日午後才來援。”

嘖嘖,劉世讓真是能得罪人啊,滿朝上下就沒人替他說一句好話,這樣的人曾經擔任幷州總管,那也實在是罕見。

不過殿內諸位宰輔臉色古怪不是因為劉世讓,而是因為李建成、李世民這對同胞兄弟的一唱一答,配合的好默契,將鍋死死扣在了劉世讓的頭上。

難得出現這種場面,李淵神情有些恍惚,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是他最期盼看到的,但卻不敢相信,他狐疑的看看長子,再看看次子……

李建成的眼神同樣狐疑……去年自己沒能保住史萬寶,這次總要保住李高遷,即使不可能脫罪,也要儘量保住,但二弟你這是想幹甚?

李世民眼神坦蕩,好似無私,揚聲道:“李高遷畢竟兵敗,當領罪受受罰,但如今重兵雲集河東,卻只能坐視突厥猛攻馬邑,此為軍國大事。”

“此時河東,不能生亂。”

李淵稍稍褪去狐疑,他很瞭解這個兒子,胸中自有傲氣。

但李建成卻更是狐疑,他很瞭解這個弟弟,陰私手段用起來不弱他人……而且處置李高遷,和如今正在進行的戰事並沒有直接聯絡。

不過即使李世民選擇讓步,李淵也順水推舟,畢竟李高遷是元謀功臣,又是太子不多的心腹大將。

之後李建成沒有再開口,而是裴寂提議,最終李淵定罪,李高遷喪師萬餘,罷武衛大將軍,降為驃騎將軍,統領代縣府兵,戴罪立功。

從十二衛大將軍降為驃騎將軍,這是個跨度相當大的降職。

十二衛大將軍已經是武職的,正三品,而行軍總管、行軍元帥那是臨時派遣,並不是固定的。

唐朝後期倒是有從二品的十二衛上將軍,但在唐初,再往上只有李世民獨一份的天策上將了。

而驃騎將軍這個職務在貞觀年間改名為折衝都尉,是府兵制在各地設定的折衝府的長官,約莫是從四品到正五品。

看起來差距不大,但普通的折衝府的長官想爬到十二衛大將軍,即使出身名門,戰功累累,那是基本上也是沒希望的。

這個處置看起來有點嚴厲,但卻讓李高遷得以戴罪立功……最關鍵的是,李高遷並沒有被除爵或降爵。

換句話說,只要李高遷別再出事,大不了回頭辭去驃騎將軍,熬上年許,以元謀功臣、江夏郡公的身份起復,十二衛大將軍是沒指望了,但混個上州刺史卻是不難的,甚至能入朝在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混個將軍。

李世民突然身子前傾,臉上神色猶豫不定,“父親,不如召回劉世讓,另遣派重將守雁門關?”

李淵愣了下,旁邊的李建成幾乎要拍手稱快了,“距離雁門關最近的……好像是淮陽王弟?”

看李世民臉色不太好看,李建成順嘴又添了句,“天策府內名將如雲,程知節、秦瓊、尉遲恭均乃大將之才,再補之房玄齡、杜如晦、薛收等謀士,必能堅守雁門。”

李世民這下臉全黑了,之前自己的確不安好心,但這次的提議完全出自公心……結果李建成順手挖個坑就要把自己埋進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