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二日。
萬軍叢中,旌旗招展,最先聽見的是如雷鳴一般的鼓聲,正在廝殺中的戰場安靜了一瞬,所有人都向南望去。
首先出現在視線內的是兩支如長龍一般的騎兵,從瀰漫在空中的黃沙中殺出,高舉的馬槊如同密林,穿戴著馬蹄鐵的馬蹄擊打在地面,帶來令人震撼的巨響。
隨後出現的是無數頂盔貫甲的武士,密集的陣列使他們的陣型並不嚴整,但同時也帶來極強的壓迫力,如同一堵漸漸壓近的高山。
戰場中的唐軍無不振奮,高聲吶喊,而突厥緩緩向後退去,山丘上的阿史那·社爾冷冷的看著接近的唐軍主力,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兩支唐騎繞過營地,左路以王君昊、侯洪濤為先鋒,右路以馮立、段志玄為先鋒,快馬疾馳,持槊勐衝,片刻間就咬住了正在後撤的突厥後軍。
廝殺聲再次響徹戰場,被衝散的突厥騎兵試圖四處逃竄,但被趕上的唐騎輕而易舉的一一砍落下馬。
突利可汗親自領軍壓上接應敗軍,人群中隱隱看見又一支唐騎趕上,為首的大將依稀眼熟,不由得暗罵一句,又是蘇定方,李懷仁這廝就會這一招嗎?
去年幾場戰事,每次李善都是或以蘇定方為先鋒,或親自率軍,狂衝勐打,直取中軍,偏偏這片戰場對於突厥騎兵來說太過狹窄,難行聚散之法,還真難以應付。
不過這次蘇定方沒有率軍衝鋒,而是在後面壓陣,拿起望遠鏡觀望戰局,不多時,馬快的突厥騎兵大部已經竄回本部,只有不多的幾支騎兵被衝散,遭到唐騎的圍剿。
此刻正是黃昏時分,夕陽之下,唐軍在高聲喝彩聲中凱旋歸營,戰場中留下近千突厥屍首。
阿史那·社爾不怒反喜,輕笑了幾聲,心裡多了幾分把握,只看李懷仁初至戰場,便遣派騎兵主力壓上,便知其心意,如此迫不及待啊。
近千的傷亡,阿史那·社爾並不放在心上,只要能擊敗李懷仁,甚至砍下其頭顱,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日,手持大唐邯鄲王的頭顱,傳諸草原之上,阿史那一族乃至突厥的控制力將會在數年衰弱之後重新拔高到一個高度,鐵勒九部還有膽子動小心思嗎?
遠遠眺望,阿史那·社爾微微蹙眉,細看了片刻後,臉上的笑容更盛了,輕聲道:“畢竟年少,軍功加身,自當如此。”
在阿史那·社爾的冷笑中,遠方的唐軍陣地中,響起連綿不絕的高呼聲,剛剛返回的劉仁軌滿身浴血,怔怔的看著一輛巨大的戰車在四匹高頭大馬的拖拽下緩緩而近。
劉仁軌雖然年輕,但也從軍數月,知道這輛戰車是軍中主將專屬,一般是用來登高望遠,觀察戰局所用。
戰車上,身披軟甲的李善昂然而立,目光深邃,遠眺戰場,身前的御者不時輕叱驅馬,戰車角落處站著四位持刀甲士,戰車周邊盡是騎卒,無不持槊帶甲,威風凜凜。
在阿史那·社爾看來,李善這架勢代表的意思已經很明瞭了,幾乎沒有將突厥放在眼裡,也是,這兩年李善對陣突厥,無不大勝,自然有驕縱之態。
但滿心建功立業的劉仁軌卻看的目眩神迷,不禁喃喃低語,“大丈夫當如是,大丈夫當如是!”
這一日的戰事到此告一段落,突厥騎兵如潮水一般退去,他們實際上已經侵入涇州,牢牢的將兩州邊界處握在手中,不過之前數日,錢九隴、胡演率唐軍拼死抵抗,沒有讓突厥大舉南下。
“拜見邯鄲王。”
“拜見邯鄲王。”
李善走下馬車,笑著扶起錢九隴、胡演,“幸賴兩君奮勇,不使突厥南下。”
錢九隴性子比較油滑,立即答道:“若非殿下遣派代國公來援,幾不能守。”
而胡演卻是個直率執拗的人,視線掃過那輛戰車,一聲不吭,但眼神中帶著幾絲不滿……又不是在車陣之內,有必要乘坐戰車嗎?
用後世的話說,這裝逼都裝成莎逼了!
雖然不知道李善具體的謀劃,但竇軌、溫彥博都知道李善不是個煞筆,也不管這些事,只吩咐諸將率大軍鋪開陣列,安營紮寨。
其實戰場並不寬,雖然分五軍駐紮,但實際上相隔的距離並不遠,都在肉眼可見的範圍之內。
具體到軍務上,李善不太擅長,都託付給了竇軌、蘇定方等將……李善也不準備去研習,在古代安營紮寨,那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科。
早在代州的時候,李善還曾經一度有過心思想學一學,向李楷討教……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