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堪為良友(1 / 2)

把周趙趕走,屋內四人這才坐定,李善還是趴在榻上,其他三人搬了凳子坐在周圍,都來朱家溝好些次,也都習慣了胡凳。

王仁表再次致歉,兩個時辰前他聽到訊息後就去找了李楷,很快鎖定了王仁祐。

李善向來待人和善,從不得罪人,溫潤如玉……這樣的老好人,怎麼可能主動去招惹秦王府子弟?!

“這等話還說來作甚?”李善苦笑道:“只是沒想到,王仁祐如此……簡單粗暴,惹出這場風波,對了,今日之事到底緣何而起?”

李楷是最清楚實情的,娓娓道來。

“譚國公奉召入朝?”李善實在想不起來丘和這個名字,“就為了出迎譚國公,秦王府傾巢而出,而且還帶上如許多子弟?”

“譚國公次子丘行恭早年便入秦王府,洛陽大戰中單騎救主。”李楷嘆了口氣,“而且譚國公長吏高士廉也是此次入朝。”

“噢噢,高士廉……據說是秦王妃的舅父。”

高士廉這個名字就相對熟悉了,但李楷接下來說出的這個名字,李善更熟悉。

“今日鼻子被打破的那位……即長孫輔機長子長孫衝。”

長孫無忌啊!

李善覺得頭痛欲裂,這次算是鬧大了,把長孫無忌得罪死了,仔細問了問,果然就是那個最先開口,神色難看的中年人。

再往下聽,李善雙眼無神,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高士廉再加上之前的程咬金,這基本上就是秦王府的大半班底了,個個都是貞觀年間的大佬!

李善都開始考慮,要不要立即離開長安,找個地方苟起來,然後在關鍵時刻讓人送封信給李建成……

喂喂喂,小心玄武門守將常何啊!

“今日丘行恭令其子先行,於酒肆購酒,不料隨從貪酒誤事,恰巧王仁祐也在長樂坡……”小說

李楷攤手道:“那廝謀劃的倒是好……”

“若是李兄不敵,此事自然蓋了過去。”李昭德搶著說:“可惜李兄驍勇,不僅擊潰丘家、王家隨從奴僕,就連趕來援手的諸多秦王府子弟也不敵,這才鬧到了秦王面前。”

“年初征伐河北,秦王躍馬揚鞭,威勢極重,諸將無不俯首聽令,不料李兄侃侃而談,條理明晰。”李楷笑道:“父親回府後嘖嘖稱奇,贊李兄膽氣非凡。”

王仁表恰到好處的補充道:“今日德謀兄父親亦在場。”

李善神色微變,略略問了幾句,立即判斷出,那個附在李世民耳邊言語的中年人就是李楷的父親李客師。

“還請德謀兄代為致謝,待得能起身……”李善話說到一半卻突然住了嘴。

一直沉穩的李楷神色終於變了變,按理來說,今日李善在秦王李世民面前鎮定自若,堪稱了得,而秦王又一向最喜接納豪傑英士。

在李楷的想象中,李善應該借和自己的關係拜謝父親李客師,再輾轉投入秦王府,一來化敵為友,二來日後出仕也有門路,不至於只有科舉入仕一條路。

這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自也願意成人之美,為何李善卻縮足不前?

李楷不信對方看不到這一點,適才話說到一半就住了嘴也證明了他已經想到了此處。

安靜了片刻,李善笑著問道:“今日在秦王身邊,有一人面闊長鬚,爵封國公,不知是何人?”

“眾所周知,秦王府中,爵封國公的只有兩人,其一是秦王府長吏,現任檢校黃門侍郎的唐儉,爵封莒國公。”

李善依稀記得這個名字,好像後來貞觀年間,李靖攻滅突厥的時候,就是這位唐儉還在孜孜不倦的勸頡利可汗歸附……差點死在陣中。

一旁的李昭德補充道:“其長子唐松齡今日也在場,據說……據說被人頭槌撞暈……”

李善忍不住低頭,將臉埋入枕頭中,好吧,就是被自己撲倒撞暈的那位。

“另一位是武德二年投唐的宇文士及,其父是前朝重臣宇文述,其長兄便是宇文化及。”李楷繼續說:“此人妹妹入宮為昭儀,為秦王府司馬,官至中書侍郎,爵封郢國公。”

李楷看李善若有所思的模樣,嘆道:“李兄,秦王府子弟頗為抱團,向來同進同退……”

“咳咳。”王仁表咳嗽打斷道:“難不成德謀兄……”

李善也笑道:“只可惜今日德謀兄不在。”

“就算在場也未必頂得住,聽程處默言,不僅李兄驍勇,身邊幾位隨從也頗為善戰。”李楷笑著搖搖頭,繼續說:“秦王府子弟中,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