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據說不用給錢的?(1 / 2)

“大郎,真的要去長安?”

“當然。”李善一屁股坐在石頭上,接過朱八遞來的水筒喝了幾口水,回頭遙遙看著不遠處的山頭,真是望山跑死馬,大半個時辰才走了這點路。

東山寺所在的這座山右側是涇河,江面上有船隻來往穿梭,左側遙遙眺望可見長安輪廓,李善今日下山在村子裡沒找到母親,索性拉著朱八去長安逛一逛。

在河邊將水筒灌滿,李善滿意的看了眼河中的倒影。

穿越而來,這個身份……李善是不滿意的,同樣是李氏,人家是李世民失散的兒子,還得是嫡長子,而自己……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李善摸了摸嘴巴的絨毛,忍不住笑了笑。

剛穿越過來的時候,李善是崩潰的,自己熬了那麼多年,總算快熬出頭了,論文已經完工,眼看著就博士畢業,很可能會留在上海那家著名的三甲醫院,結果一朝雞飛蛋打。

穿越過來還是上吊進行時……這種穿越方式,也是無語了。

但等到他昨天早上洗臉的時候,無意看見倒影,脫口而出,“真香!”

前世一直沒有女朋友……沒辦法,該死的看臉的世界。

李善對穿越最滿意的就是這張臉了,不誇張,真帥,特別是鼻樑高,側面有雕塑的美感……漢化的鮮卑人嘛。

但隨之而來的是從心底湧出的恨意,李善努力壓抑這種情緒……他知道這是前身留下的情緒,據說前身相貌和年輕時候的李德武很像。

用力摁了摁心臟位置,李善嘴唇微張,對著河中倒影無聲的說:“等著吧,總會了你心願,唐朝也有陳世美呢。”

一旁的朱八湊了過來,“大郎,怎麼了?”

李善直起身,隨口問:“為何要拆廟?”

朱家溝是李善母子的落腳地,李善自然不想看到寺廟被拆,而且他猜測母親朱氏應該和朱家溝族人有些淵源。

“聖人下令……”

聽朱八結結巴巴的解釋,李善大略弄清楚了。

雖然在隋唐時期,佛教一度昌盛,影響力極大,但如今的聖人李淵對佛教不太感冒,三番兩次起意滅佛,遭到大量官員的反對。

李淵最終做出了妥協,但要求關中各州、各縣都要嚴加管束,嚴禁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為剃變,託號出家,並且裁撤大量寺廟。

李善闆闆手指頭,歷史上的滅佛……大名鼎鼎的三武滅佛,可沒有唐高祖李淵啊。

抑佛是可能的,畢竟人家李淵認親隴西李氏……可惜人家不肯,李淵索性攀上了老祖宗老子李耳,自然要尊道抑佛。

不過李善記得東宮太子李建成是佛教門徒……好像有個小字,沙……什麼比來的。

李善仔細問了又問,能被允許留下的寺廟必須符合標準。

什麼標準?

透過十大德的考核。

隋唐相交之際,佛法昌盛,朝設十大德,以綱維法務。

十大德的遴選,是由眾僧中推舉出,或是由皇帝親自指派。

簡單來說,要麼能解讀經書,佛學精深……天可憐見,整座東山寺一共三十多和尚,沒有一個識字的,打獵種地甚至上陣廝殺倒大都是好手。

要麼有名氣……換句話說,要有被留下的價值。

李善摸著下巴琢磨了好一會兒,這個好像有點難搞啊。

兩人沿著路又走了大半個時辰,雄偉而壯麗的長安城終於清晰的展現在李善的眼前。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這是長安作為天下核心最後的盛世年華,這也是歷史上規模最為龐大的長安。

隋文帝營建新都,命名大興,後唐朝將新城舊城合二為一,分長安縣與大興縣,成為了這個時代最為宏偉的都城。

李善站在城門口回頭望去,“一路過來沒看到灞橋呢?”

“灞橋離這兒還有一段路。”朱八解釋道:“咱們是從側面繞過來的。”

李善倒是沒想去看看大名鼎鼎的灞橋楊柳,而是在想灞橋邊更大名鼎鼎的溫泉水滑洗凝脂的華清池。

門口計程車卒盤查並不嚴格,順利的進了長安,李善的第一感覺就是規整,雖然早知道外城一百零八坊,但他沒想到,規整到這個地步,基本上道路兩側都是高牆,道路筆直,各個坊區都是相對獨立的。

不太像是城市,反倒有點像後世的工業園區,規規整整,好處很明顯,便於軍事化管理,就算城池被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