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是為了生存,在這個亂世為了生存就必須要拋棄一切仁慈;但在生存的同時為什麼不順便救一救身邊的人,心中在不斷的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望向史弘肇,卻是毫無半點表情,不禁問道:“化元,你說該如何處置?”
“捨棄!”史弘肇斬釘截鐵道。
李昇不由的搖了搖頭,史弘肇眼中同樣是以利益最大化為目地,任何不利於自己的東西通通要捨棄,哪怕是數千條人命。
“通知各營,明日啟程北上!”
……
滑州渡口
奔騰咆哮的黃河水在滾滾東去,洶湧澎湃的河面上帆影綽綽,船行幢幢,李昇麾下七千將士、千餘匹戰馬以及上千兩載滿糧食的輜重的車輛匯聚成浩浩蕩蕩的洪流,於此渡過河北而去。
意想中的王彥章的報復沒有出現,反倒是袁象先追來送行,送來兩罈好酒,以示交往之情,讓李昇感動了一番。
河水滔滔、戰馬瀟瀟、狂疾的河風獵獵急吹,壯士北去兮不復返。
黃河北岸,李昇神色悵然,穿著紫兒縫製地新袍跨於馬上,迎風而立,分外英武;那洶湧地河水不斷的沖刷這兩岸地石壁,濺起漫天碎浪,那碎浪隨著浩然江風飛卷李昇的臉上,一片清涼,卻恰襯托了李昇的心情。
再次回到這熟悉的河北之地,無限悵然,如今可算是又成喪家之犬,被人如棋子般丟來丟去:“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帶著這數千弟兄再創出一片天地來!”李昇在心中喊道。
此時河水彷彿也聽到了李昇的心聲,急急奔流而下,重重的撞出了一片又一片的滔天浪花,形成一聲聲的奔雷之聲,在空中匯成一幅浩然山水畫,史弘肇藥元福等人竟是看的痴了:“走!”
身後數千戰士齊聲大吼,於河水的奔雷之聲赫然交響。
……
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四月,李昇率七千大軍渡黃河北上,經澶州、博州至貝州,進入燕滄州地界。
李昇如滄州地界之時正是燕主劉守光最為為難之時,燕地十數州有八個州正臨受著晉王李存勖的四面圍攻,且北臨契丹,需駐守大批防衛,自稱帝以來劉守光每日惶惶,各方勢力盤根錯雜,相交夾攻……
祝大家中秋快樂,今天老鐵也要陪家人過中秋哈,暫時更的少點,下星期開始爆發。
第89章 鵲佔鳩巢
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四月,李昇率七千大軍渡黃河北上,經澶州、博州至貝州,進入滄州地界,此時滄州為張萬進所守,張萬進初為燕主劉守光裨將,後令其扶助幼子劉繼威理軍政,繼威淫亂於萬進家中,萬進怒而殺之,乾化二年九月庚子,萬進遣使奉表降於梁。辛丑,以萬進為義昌留後。甲辰,改義昌為順化軍,以萬進為節度使,後又遣使歸於晉。
殘陽如血,風沙彌天。
“咴律律……”
沉重地戰馬響鼻聲悠然響起。連綿起伏地山樑上鬼魅般冒出一隊騎兵,騎士身著精甲、腰佩長刀,肩上斜挎一柄長弓,十數支羽箭從肩後探出,直刺長空。
“籲……”
騎士喝住戰馬,狼一樣肅立在山樑上,犀利地目光一瞬不瞬地盯著遠處,這正是李昇與其麾下獠牙營戰士;進入滄州地界李昇變得小心起來,畢竟這是張萬進的地盤,雖然說他是來幫助劉守光抗擊李存勖的,可在這混亂的時代誰有能相信誰呢!
一路上李昇見到了最為悽慘的景象,生產已被兵禍破壞殆盡,各地一片荒蕪,比起這裡來,食人的慘狀還不時的發生,以前的生活算是天堂了,但他什麼也不能做。
李昇火從心起,在劉仁恭及劉守光父子還真是禽獸不如,在他們幾年的殘暴統治下,好好的一個滄州竟然成了如此模樣:“將軍。前面就是德州了,我看那些個士兵毫無鬥志,且體弱不堪,要不要奪了他!”藥元福顯得極為興奮。
李昇陰陰一笑道:“急什麼,張萬進亦不是紙糊地,現在還不到時候!”(此時張萬進守滄州、景州兩地,乾化二年降梁。同時又降晉)
“回去!”
“咴律律……駕!”數百人馬飆馳而回……
李昇負手矗立於高處,傲然而視。史弘肇、景延廣及藥元福等人俱已下去整頓兵馬紮營,身旁只餘王處存一人;自洛陽兵變之後李昇就有意無意的沒有放王處存回去,而他也沒有來主動來找李昇,像是抱持著一種無言的默契;一直以來李昇也沒想起有這麼個人,直到那天看到王處存在營中教那幫孩子們認字,才想起還有這麼個人在自己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