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底下頓時笑成一片,其實他們心中也是這樣想的,如今當了都頭他們就回想起當初陷陣營時吃的苦來,恨不得馬上就將當初受的苦讓別人來嚐嚐。
李昇點了點頭道:“操練只是其一,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但這隻能練出一名身體強壯的農夫,但卻不能練出一名合格地軍人,要成為一名合格地軍人就必須要有軍人的意志,要有當初陷陣營那種”陷陣之志“。”
“將軍,這應該如何是好?”
“這就是你們要學地東西,今後我會從各方面來培訓你們,包括識字、兵法、佇列等眾多方面,你們就是我滄州的精英!”
“誓死效忠!”
“從今天起,在學校之內你們要叫我校長,我還會請數名授課之士。你們亦要從師禮,不得放肆,聽見沒有。”
“是……”
“大聲點!”
“遵命!”
在嚯嚯聲中軍校正式成立,李昇早已將心中培訓計劃全部列成一個計劃書,將軍校的課程分成德、智、體、雜科四大塊,其中德即思想教育,灌輸忠、勇、義以及軍人服從思想。主要由李昇親自授課,智包含戰略、戰術、地形、軍械、陣法等一戰爭兵法系列。李昇打算讓史弘肇、景延廣這些老軍伍輪流授課,當然他自己也兼任,體包含箭術、佇列、刀法訓練方法等一系列,雜課包含建築、植物、醫術等一系列雜科。
所有學員實行半日制教育,每天上午帶操練自己一營地兵馬,下午按時授課,一百二十四人分成兩個班。三軍雜合在一起,然後抽籤分班,李昇計劃採用競爭的方法迅速提高學習速度,從目前看來軍校的學習速度不會太快,如果要真正畢業的話少則一年,多則三年,但如果這一批骨幹能夠順利畢業的話將來的作用是可以用肉眼來看到的,誇張點說就算他將整個滄州軍都打光了只要這一百二十四個人還在。他就可以迅速地重新組建起一支有戰鬥力的隊伍來。
“喲……嚯!”
呼喝聲中李昇來到城外一個大營中,這裡是軍制改革地另外一個重要專案:水軍,其實也不能是純粹意義上的水軍,在李昇的印象中後世應該有一支快速反應部隊,而這支快速反應部隊的基礎是行動力,整個河北大地河道縱橫。四通八達,滄州佔據一條黃金漕運,水路比陸路快過數倍,上可直達幽州之北,下可直接到東都大梁(開封)早在入主滄州之時李昇就考慮要建設一支強機動性的運輸部隊,甚至是機動戰鬥部隊,趁著全面改制之機李昇要將這心中所想一併完成;此時鄭渾早已等候在此地,見李昇的到來,趕忙迎了上去,對於李昇的知遇之恩他還是頗為心存感激。能夠從俘虜一舉晉升到位。從古到今也非常之少,雖然這半月來他四處操持。奔波勞累,但這一切他都覺得十分充實,恭謹行禮,“大人!”
“如何了,速度提升沒?”
上次在觀察了一番造船地流程之後,李昇結合後世的流水線生產方法令鄭渾將整個造船廠進行改良,如今是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大人英明,自將軍的方法改良之後,造船速度果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且質量也沒有下降!”
“那就好,踏輪可曾研製出來!”
鄭渾道:“已經研製出來了,只是還未裝備到船上,還需重新打造。”
李昇眉頭一皺,道:“為何如此之慢!”
鄭渾一驚,忙道:“屬下這段時間忙於工部之事,隧……”
李昇臉色一緩,道:“今後你要多培養點人才,如今你為工部侍郎,肩上的擔子不輕,如果什麼事都躬親的話,到頭來什麼事都辦不成,多發掘點人才,我看原先船廠中有許多技術高超的老船工,你可以將這些人組織起來,分配幾個心靈手巧地去跟著他們學,再教他們多動腦,用不了多久你手下可用之人就多了嘛!”
“多謝大人教誨,鄭渾受教了!”
“黑油和火藥呢,如何了?”
“黑油前些日子已派人取了不少,已足夠用,火藥配方已基本成型,但原料不足,只能少批次製造,方圓三里焚燒不成問題。”
“嗯,這些都要抓緊,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是,大人。”
“記住,這些兩樣東西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是做什麼的用的。”
“遵命!”
踏步向前巡視起各處工序來,此時滄州經過王處存近半年的籌建以及鄭渾的技術改良,造船地能力大大增加,加上流水線引入,造船速度也飛速提高,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