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小說:混在五代當軍閥 作者:古詩樂

公卿骨”。形象地描述了唐末五代時的亂象。李存勖按其父李克用的遺願收復幽州,北逐契丹,攻滅後梁,終於在923年建立了後唐,以示延續唐之命阼。其立馬中原的英雄傳奇、風雲際會的時代豪歌、硝煙中崛起的系列壯劇和迅速演化的個人悲劇,亙古之未有。

《資治通鑑》因此把他和後周世宗郭榮(本名柴榮)並列,譽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帝王雙璧。盛讚李存勖為天縱之才,說:“生子當如李亞子”。可就是這樣一位蓋世英雄,勵精圖治的賢明君主,卻因為自己的戲劇愛好而死於非命,令人扼腕痛惜,讀史者不可不思之再三。

第二卷 梁晉爭鋒

在這人命賤如狗的時代,只有比人更狠才能夠活下去……

第26章 前途未卜

漳河北岸,李昇負手肅然屹立,河風吹的衣袍獵獵作響,遙望著河對岸的梁軍大營,面沉如水,此番以一己之力救回這近萬兵馬,並且把李存漳逼回野河北,功莫大焉,梁軍的上層會怎樣對待他呢?

據小乙說王景仁對他很是器重,當然是以前的那個李昇,現在他對這個王景仁將軍可是一點印象都沒有,只希望結局別太壞吧;他有近兩千騎兵在手,大不了反了他孃的,上山做大王去。

身後五千青壯士卒正來回的運送著毛竹、粗木等物,軍士紛紛精赤著上身,“嚯嚯!”聲不絕;對岸王景仁早已於多日前已經準備好強渡,率大軍渡河一舉端滅李存漳,早已於多日前以開始架設。

為配核對岸修築浮橋,李昇一次性調集大部分士兵去砍伐收集建造浮橋所需要的材料,他也是迫不得以,如果不盡早搭設浮橋過河,近萬士卒的糧草問題就不能解決,在這荒郊野地的連搶都沒地方搶。

人多力量大,這是後世一位偉人的名言,在李昇看來正確無比,想要在這亂世混下去沒有足夠的人馬是不行的,半天的時間搭建浮橋所需的材料都已經集齊大半,其實李昇也不明白這個時代搭設浮橋是怎麼一回事,還好有景延廣、史弘肇兩個老軍旅主持,讓他避免了出醜。

“將軍,我們就快要回家了!”身後一個侍衛興奮的說到,這幾天李昇在景延廣的提醒下特地挑選了幾個機靈點的老兵作為近衛,入鄉隨俗嘛!

李昇微笑的望了他一眼問道:“馬六,你家中可還有親人?”

馬六黯然道:“沒了,唯一的一個弟弟都餓死了!”

李昇轉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嘆道:“以後就把我當你的親人吧!”在軍中像馬六這樣的佔很大一部分,世道無情啊!

李昇大步走向正在河邊繁碌計程車卒們,他也很好奇浮橋是怎麼造成的,又是怎麼駕到河上的。

周圍士卒見李昇的到來紛紛起身行禮,從他們的眼中可以看到對他是發自心底的崇敬,李昇微笑著揮了揮手示意他們繼續。

大概的看了下他明白浮橋是如何構架起來的了,浮橋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船隻的浮力浮在水上,然後再鋪上木板,用繩索等物件把一個個船隻串聯起來,一直達到對岸固定好,一座浮橋就搭設好了;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首先要選擇河流流速平緩的地方搭設浮橋,每船以鐵錨或石錨固定於河底;再一個材料的結實程度,想一下需要容納大隊騎兵賓士而過需要的結實程度;具體的還有很多細節的地方,比如說鋪細沙防火,用跳板適應河水漲落等等。

見景延廣正在不遠處於是李昇喊道:“航川!”

“將軍!有何事?”景延廣瞬間跑了過來。

李昇問道:“浮橋需多久建好?”

景延廣擦了把額頭的汗水,喘著粗氣說道:“不眠不休大概要整整一天的時間。”

李昇皺了皺眉:“以死傷的馬匹還足以維持一天麼?”

景延廣道:“不足,畢竟如今已有近萬士卒。”

李昇度了兩步道:“我看看能不能打點野物回來,順便檢驗下新‘獠牙’。”

獠牙營騎兵在三原谷戰後損失殆盡,僅餘兩百餘騎,需要強力補充;騎兵的強機動性和強大攻擊性讓李昇嚐到了甜頭,這幾次激戰的勝利無一不是透過騎兵的強力突擊性來取勝的;於是從近萬梁兵中挑選出二千精壯、善騎、善射之人組成一支新的“獠牙”。

一揮手帶著幾個侍衛轉身而去……

漳河南岸,王景仁大營

王景仁及一眾將領站在一處高坡上,瞭望著對岸,目光炯炯;此次皇帝令他率大軍與李存勖決戰於漳、野兩域,奈何前有張歸厚、韓勳一系將領不聽節制,後有朱有珪為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