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一個如同轉移話題的話題。
這些問題,本來不該他們談的。
可不談,不行。
蘇聯解體後,原本構成聯盟的加盟共和國,就發生了變化。
所有國家,幾乎都是成了資本國家。
蘇聯解體,其實就是一個私有化的過程。
“現在這些國家,都已經跟西方一樣了。”馬卡洛夫不明白謝凱的想法,依然回答了,“這樣一來,西方國家跟我們就再也不是屬於敵對陣營”
“呵呵,不是敵對從工業革命開始,資本主義萌芽,工業化生產的產品就需要更加龐大的市場現在整個歐洲跟美國,他們對市場需求很大,可世界上的市場,幾乎都已經飽和了,如果再增加一批工業能力不差的國家,會如何”
謝凱的話,讓馬卡洛夫無法回答。
他不知道以後會如何。
世界經濟,已經很多年增長緩慢了。
速度非常緩慢。
就因為市場需求增長不夠快速。
“國家與國家,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友誼。能跟整個西方抗衡的蘇聯沒有了,但是,蘇聯原本的加盟國,卻有不弱於西方國家的技術能力跟生產能力,如果蘇聯的軍工生產能力,全部轉化到民用市場領域,就像我們國內的改革開放一樣”
謝凱的話,讓馬卡洛夫悚然而驚。
中國的改革開放,雖然才持續十多年,但是取得的成果,震驚了整個世界。
在蘇聯解體前兩年,蘇聯『政府』就已經意識到問題,準備學習中國的改革開放,畢竟,蘇聯無論是國力的雄厚程度,還是技術能力,都不是中國可以比的。
如果蘇聯也那樣,發展將會比中國更快。
可惜,最終蘇聯『政府』迴天乏力,加上很多加盟共和國並不願意繼續留在聯盟內,成為資源供應國,讓聯盟所有的資源都用來發展大『毛』。
改革失敗了。
蘇聯沒有了。
即使蘇聯沒了,那些技術實力,依然在的。
可現在,經濟已經崩潰了。
任何一個國家,只要真心想要改革,國家統一規劃,同樣可以把軍用技術轉化到民用領域,這樣發展會很快。
技術跟資金沒有問題。
可市場呢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世界上的經濟競爭本來就極其慘烈,哪怕是北約內部國家,競爭也是慘烈得不行。
再增加原本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競爭,市場將會變得更小。
“所以說,無論如何,西方國家都不會真心希望我們發展起來”馬卡洛夫不是政治家。
也不是經濟學家。
謝凱的解釋,讓他卻能很直管地理解。
競爭,無處不在。
“換成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公司,都不希望有競爭對手,希望所有的市場都被他們佔有,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高的利潤而有更高的利潤,就可以在技術研發中投入更多,技術領先更多,競爭力更強”
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沒人喜歡有競爭對手。
紅旗集團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美國同樣也是藉著兩次世界大戰這樣發展起來的。
原本有蘇聯的壓力,所以美國分了不少利益給西方國家,這些利益能保證西方國家聽話。
蘇聯沒有了,北約國家也就沒有了內部競爭壓力,然後,內部競爭也就開始了。
“所以,蘇聯解體後,歐共體透過了歐洲聯盟條約,這條約,還有兩個多月就生效了”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管理者,不是政治家。”馬卡洛夫打斷了謝凱的話。
他不想繼續聽下去。
越聽,他就覺得烏克蘭這樣的國家前途越黯淡。
西方不可能讓烏克蘭發展起來的。
國家都發展不起來,造船廠怎麼可能發展
何況還是整個北約之外唯一一家可以製造航母的造船廠。
更沒有機會發展起來。
這一次,挪威人跟美國人聯手,讓他們自己動手撤除了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就是最明顯的。
即使知道,又如何
他改變不了任何東西。
畢竟,他只是一個造船廠的廠長。
“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聯盟。這些技術,是集中整個聯盟資源跟努力得到的成果,這也是聯盟對抗北約的基礎。就這樣放著,是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