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至於騎兵第1軍的騎兵第1旅嘛,那就是專給爾格的騎兵團送馬匹來的。除了73師和204旅,其他的不過是烏合之眾而已!”
“真是奇了怪了,”陸子宇納悶地問道,“你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
孟雲霄一愣,隨即說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咱們以前受重慶政府轄制的時候,軍政部發給咱們的戰情通報上都有的啊!各戰區的司令長官是誰,各戰區的兵力部署不都說得清清楚楚嗎?那些檔案難道你們沒看過?”
陸子宇有些不好意思了:“嗨!咱們以前關心的都是第一戰區的平漢路北段,對其他戰區的戰情通報就從來就沒怎麼注意過。估計那些檔案現在也都不好找了。雲霄,都知道你記性好,你還是給大家詳細地說說吧。”
“好啊!”孟雲霄暗暗鬆了口氣,“先說73師,73師原是隸屬國軍34軍,傅司令曾任該師師長。後來傅司令升遷,任35軍軍長,該師隨即編入38軍,師長劉奉濱,轄王思田、孫蘭峰的197、211兩旅。該師乃是傅將軍的嫡系,實力不可小覷。
“再說83軍的204旅。83軍原是廣東地方部隊,南京保衛戰之後被重慶政府重新整編,隨即調入第二戰區。閻錫山為了拉攏中央軍,擴充自己晉綏軍的實力,對204旅的田齊卿那可是另眼相看,除了中央軍的德式裝備之外,閻老西更是把自己當做寶貝的衝鋒槍與之大量裝備。只不過這個田齊卿實在不爭氣,除了貪財就是好色。不過話又說回來,田齊卿要一身正氣的話,閻老西也不可能把他拉攏到手。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同室操戈(3)
“至於騎兵第1軍的那個什麼騎兵第1旅嘛,原來是民國25年山西成立的國民兵軍官教導團,團長杜文若;民國27年1月改為陸軍第六十一軍遊擊司令部,同年11月改為陸軍第200旅;今年7月改為新編騎兵第一旅,旅長陳濟德。關於這個騎兵第1旅的資料,是晉察冀八路軍參謀處通報的。步兵改騎兵,哼哼,會不會騎馬都不知道呢。在爾格的眼裡,還不是小菜一碟?還有續範亭的那兩個保安團,純粹是給咱們送給養的運輸大隊,兩個連就能把他們解決掉!哈哈哈……”
(3)
1939年12月1日,“在三個雞蛋中間跳舞”的閻錫山終於要打破一顆“雞蛋”了。
1932年,閻錫山東山再起,重新執掌山西的軍政大權,與南京政府貌合神離;1935年,侵華日軍策劃的華北“自治運動”,不但與閻錫山獨佔山西、發展山西閻記官僚資本的利益發生了衝突,而且已將山西納入到了“侵略華北之計劃”,亡國亡省的危險就在眼前。
雖然年輕時代曾留洋日本的閻錫山代表山西始終與日本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是在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鐵蹄即將叩響山西大門的時候,如果與日本妥協,不但不能保持山西的安全,還有可能成為遭人唾罵的漢奸。傾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道理他是知道的。
何去何從呢?投靠蔣介石?於是,數次電請中央,將晉綏軍隊與國家財政統歸中央統一。閻錫山此舉無非是希望蔣介石能給予經濟上援助,藉此擴大自己在山西的實力和勢力。但此時蔣介石仍在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閻的要求不但置之不理,反而數次催閻出兵陝北,剿滅紅軍。閻錫山認識到,擁蔣是沒有出路的。但蔣畢竟是中央,他只能表面擁蔣,實際拒蔣。但是假如日本人打進山西來,山西抵抗不了,蔣介石也抵抗不了,怎麼辦?老謀深算的閻錫山把目光轉向了共產黨領導的紅軍。
就閻錫山的本性而言,對於共產黨,從骨子裡他都是絕對排斥的。但是,共產黨在東征的宣傳中所倡導的“援綏抗日、實行對日武裝作戰”的主張,與閻錫山保衛晉綏的目標有共同之處。在蔣介石頻頻催促他出徵陝北之時,他已明確地意識到,藉助共產黨的力量保衛山西也許是一條比較好的計策。於是,閻錫山想出了一條“變通”的策略:
請一位堅決抗戰又有號召力的共產黨人,但是不以共產黨員的面貌出現,而是以山西抗敵救亡活動家、組織家的面貌出現,採取共產黨的進步措施和主張,但是提法上要換成“山西話”,組織上戴閻錫山的、即官辦團體的“帽子”。藉助共產黨的政治影響、做法,但又打著山西的旗號擴充實力,應付危機,渡過難關。
閻錫山認為,這樣既可以把群眾發動和組織起來,抵抗日本的侵略,贏得愛國的名譽,又可為將來與日本談判增加籌碼;既可頂住蔣介石吞併他的企圖,又可儲存和發展自己的實力;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