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皇后更是瘋癲地抓起一盞滾燙熱茶便砸到了我身上,咬牙切齒的怒瞪我:“滾,你給我滾!”
&esp;&esp;若不是皇帝攔著,她怕是會拔侍衛的刀來砍我。
&esp;&esp;我撣了撣身上的茶漬與茶葉,扭頭直視陳世子心虛的目光,端莊平靜地勾起一抹淡笑:
&esp;&esp;“肖想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混淆公主身份?這事,不是五年前,陳世子乾的麼?
&esp;&esp;用蠱蟲修改我的記憶,讓我自己都以為自己是明鸞公主,你與明鸞公主自幼青梅竹馬,感情深厚,所以這一切,偷樑換柱,不正是你的傑作嗎?”
&esp;&esp;再望向那位早已與記憶中的慈母判若兩人的皇后,我笑著道:
&esp;&esp;“我四歲那年染上了風寒,起了高燒,我孃親坐在我的床前守了三天三天。
&esp;&esp;我在迷迷糊糊半夢半醒時,聽見她像菩薩懺悔,她說她年輕征戰沙場,手上沾染了不少鮮血,自知罪孽深重,只希望一切報應,不要報應在我身上,若我能安好,她願折壽三年……”
&esp;&esp;我瞧著面不改色的皇后,再問那位紅衣公主:“還記得皇后當年抄錄的是什麼佛經麼?”
&esp;&esp;紅衣公主慌張不已:“時、時隔這麼多年,我哪裡記得……好、好像是法華經……不、不,母后,你知道的,我不能受驚嚇,一受到驚嚇就會記憶錯亂!”
&esp;&esp;她向皇后求助,皇后當即便給她撐腰:“夠了!你到底想說什麼,這件事,但凡宮內上年歲的宮人都還記得!”
&esp;&esp;我挑眉,接著說:“不是法華經,是往生經,是我娘用舌尖血抄錄的往生經。我還聽見我娘說,玉貴人、皇子……”
&esp;&esp;此話一出,皇后霎時像被抽走了神魂,痴愣住。
&esp;&esp;皇帝亦是詫異地看向她,“玉貴人……和你有關?!”
&esp;&esp;“那時我只是很心疼孃親,因為我知道,孃親也是迫不得已。
&esp;&esp;我大好了,就去家裡那棵百年老樹下許了願,我願為孃親承擔一生苦痛,只願我孃親,平安喜樂,萬事順遂。
&esp;&esp;從那往後,我每天都偷偷往孃親的湯羹里加蜜糖,我孃親喜歡吃甜的,我孃親前半生過的太苦,我希望她後半生,能夠甜多一些……
&esp;&esp;時隔多年,民女早已不知孃親如今可還記得,那塊蜜糖,是從何時消失的。”
&esp;&esp;說這些話的時候,我表面很平靜,內心卻絞得又疼又酸。
&esp;&esp;而皇后,則陡然雙膝一軟,三魂沒了七魄的癱軟在皇帝懷中。
&esp;&esp;我繼續向城樓下的諸位百姓說道:“青花子,藍花子,種在地裡結苗子,初一栽種十五發……”
&esp;&esp;“三十結出青瓜子,青瓜子,送娃子,娃子開心摘花子。”城樓下有人接出了剩下半段歌謠,不久,人群中就有老幼紛紛跪了下來,含淚替我證明:“是公主,是公主回來了——”
&esp;&esp;京城百姓不解問道:“你們怎麼認識公主……”
&esp;&esp;跪下的老幼哭得傷心:“只有我們這些被公主救回一條命的人,才懂這首歌謠於公主,於我們意味著什麼!”
&esp;&esp;“不、妖言惑眾,都是假的,陛下娘娘,她是明鸞,她在騙你們!”陳清澤還不死心地摟著心上人狡辯。
&esp;&esp;恰在此時,天上凰星現,一道金色光澤投落在我身上。
&esp;&esp;我昂頭,見天上風雲聚變,凰星熠熠。
&esp;&esp;人群裡的老太太哭著喊出了真相:
&esp;&esp;“那年,病死的人太多了,村長奶奶去世那晚想聽這首歌謠,公主跪在她的床頭,唱了一夜,嗓子都唱啞了。
&esp;&esp;公主回京的時候,我們曾答應過公主,想她的時候,就唱這首歌謠,她還會回來,聽我們唱的……”
&esp;&esp;我那年輕瀟灑的長安叔爺爺也適時帶人闖了上來。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