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丁雲已經在儘量的控制訊息外洩了,但是隨著她登基的日子將近,相關訊息,還是逐漸的擴散出了長安城。
相比較於普通百姓所獲知的。
長公主要登基這些簡單資訊而言。
世家門閥因為與朝廷當中的官員聯絡十分密切,甚至於那些官員就是他們家的族人,所以獲知的資訊更為詳細。
就連皇宮當中當時發生了什麼。
都一清二楚。
一些小世家收到訊息後,基本都是打算暫且按兵不動,之後隨機應變,看具體的情況決定是配合其他世家門閥一起搞事情造反,還是依舊安穩過日子。
大世家和另外五大門閥。
內部卻因此出現了一些爭議。
爭議於是阻止女子登基稱帝,還是說,就這麼順其自然的看看情況再說。
……
淮西崔家,祖地祖宅內部。
當代家主崔英傑,外帶著家裡的幾位族老以及地位較高的嫡系族人,基本都在收到訊息後的一旬之內陸續趕到。
並且匯聚一堂共同商議應對方案。
“具體什麼事,我想應該不用我複述了,你們就說說我們該怎麼應對吧。
是充耳不聞,當做沒事發生一樣。
還是插手干預。
不能讓一個女子凌駕我們頭上?”
雖然說一個家族的家主,地位絕對夠高,也擁有足夠的話語權。但就連皇帝都做不到做事情無人阻止勸說,又更何況只是一個家族的家主,小事情他私自決斷無所謂,但是遇到大事,還是得協商著來,而這事絕對不能算是小事。
所以自然得大家聚到一起,共同協商,而且,即便他們家族的內部協商出了一個結果,也不可能立刻去執行,因為他們還得再跟其他門閥世家通個氣。
為了儘量減少各家的損失,做一些大事之前,那些門閥世家基本都會互相通個氣,如果大家的意見一致,那就聯合起來共進退,這樣不僅能減少各個家族的損失,還能施展出更恢宏的力量。
形成滾滾大勢洪流。
碾壓一切反抗他們的存在。
“依我看,還是不要管閒事為妙。
這天下才剛穩定幾年,又要鬧的話不知得造成多大的損失,只要她不影響我們,不侵害我們的利益,誰做皇帝又有什麼所謂呢?女的做皇帝反倒更好。
說不定更利於我們掌控天下大勢。
畢竟皇帝越無能。
我們才能發揮的更自由不是。
況且那個獨孤鸞,不還是獨孤家的人嗎,相比較於我們而言,現在更急的應該是剩下的那些獨孤族人吧,依我看這件事咱們還是不要親自下場了,就算不太滿意一個女子登基稱帝,那咱們也大可私下幫幫獨孤家的其他族人,讓他們出頭去爭皇位,我們隱於幕後就行。
家主,你覺得我這建議怎麼樣?”
很快就有一位還算老成持重的族老開口提議道,他是不想家族在利益沒有受到損害的情況下參與這種麻煩事的。
因為參與這種事成功也不見得他們家族能有多大的好處,反倒一旦失敗。
那必然損失極大。
“我不贊同,這已經不是什麼家族利益不家族利益的事情了,而是我等男人幾千年的面子問題,一個女人凌駕於我們這麼多男人之上,像個什麼話啊!
回頭史記當中記載下來,我們這些與那獨孤鸞同時代的人,豈不得被後世子孫笑話,這種幾乎都能算是遺臭萬年的事情,咱們怎麼能夠允許它發生呢?
依我看必須得反對。
即便是改朝換代也得堅決反對。”
有人以家族利益出發,自然就有人從其他方面看待此事,並且覺得這件事已經不僅涉及到家族榮辱,更涉及到所有男人的臉面問題,這件事要是真的發生的話,以後家裡的女子還不得上天。
“確實,女子登基為帝,必然會遺害無窮,最關鍵的是你們不要忘了獨孤鸞還有一個女兒,而且她那個女兒有著前朝皇室血統,如果我們就這麼放任獨孤鸞登基稱帝的話,那麼她那個女兒。
將會有極大的機率繼承她的皇位。
我們與獨孤鸞之間可能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畢竟她丈夫靈帝又不是我們殺的,是自己吃藥吃死的,但是她女兒與我們之間,就能算是有深仇大恨了吧。
畢竟前朝皇室就滅於我們聯手。
而她身上,本來就擁有獨孤家的血統,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