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煉假成真(2)
平昭帝對女兒也是真的寵愛,兩者關係很快緩和,甚至於平昭帝還在原身守完孝後,特地加封她為鎮國長公主。
並且實封了一個郡給她。
土地稅收都歸其所有的那種實封。
也就比裂土封王略遜一籌。
景國除去帝都和陪都之外,總共只有九州七十二郡,就是皇子封為親王一般都不會給實封,最多允許從封地當中抽取一部分稅收自用,至於封地的實際掌控權,依舊還是牢牢握在朝廷手中。
也就幸虧平昭帝特地加了點限制。
怎麼著都不至於驚懼嚇死之類的。
文武百官才不至於太過反對。
秦旭鳴雖然沒聽說有什麼才華,頗有那麼點文不成武不就的感覺,但好歹模樣相當不錯,本身家世地位也不差。
然後原身日子無疑就更艱難了。
讓原身順利得到了一個郡的實封。
因此原身對二皇子的針對,絕對是不遺餘力的,但凡二皇子的手下不小心做出了什麼犯法的事,原身就會立刻想方設法的將之公諸於眾,打擊其士氣。
不知道自己是該緩和關係,還是該索性不死不休,想辦法把二皇子弄死。
剛當上太子的二皇子,雖然沒有在明面上刻意針對原身,但私底下小動作卻是不斷,這還是平昭帝還活著的時候呢,要是平昭帝死了,想也知道自己恐怕絕對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所以從那之後,原身就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擔心。
而二皇子那邊,大機率也知道他母后的死不同尋常,甚至他母后臨死之前可能還告訴了他很多事情,並且把隱藏勢力之類的都給了他,所以他一直努力忍氣吞聲,裝作勢弱和被欺負的樣子。
甚至外人戲稱為軟飯爵。
可關鍵是前幾年,平昭帝生了一場大病之後,身體就有些不大好了,群臣也開始積極的請求立儲,最終平昭帝思前想後猶豫了許久,還是隻能無奈的對原身抱了聲歉,將支援人數最多的二皇子立為太子,並且還正式昭告了天下。
病重到太醫不敢說話。
更不相信他登基會不找自己麻煩。
關係就惡劣到幾乎不死不休了。
因為二皇子是皇后的獨子。
徹底一了百了,省得麻煩。
平昭帝將其晉升為侯爵,絕對是相當的給原身做臉,也更讓世人知道他有多麼寵愛長公主,千萬不能得罪之類。
婚後原身雖然有了自己的家庭,但為了維繫與她父親的關係,依舊還是會隔三差五的進宮,在宮外碰到什麼有趣的東西,或者自己新學了什麼點心的做法之類的,都會親手做點送進皇宮中。
但是吧,還沒等原身做好決定,她父皇就再次病重了,病重到太子監國。
兩者沒幾年的時間。
父親當皇帝和兄弟當皇帝,終究是不一樣的,更別說是寵愛自己的父親當皇帝,和與自己有仇的兄弟當皇帝了。
原身靠著她父皇的聖眷,日子過得那是份外逍遙自在,對待那些個與她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也是充分展現了什麼叫做長姐如母,但凡得罪她的,沒有哪個沒被她教訓過,關係差的不得了。
實封給原身的那個郡,只有在原身還活著的時候才有效,原身死後是不能傳承給她兒子的,到時候會收歸國有。
那也就只能欺負他,找他麻煩了!
而關係最差的,莫過於二皇子了。
於是理所當然的欽點其為駙馬。
本來如果僅僅如此的話。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原身大婚。
所以即便原身住進了公主府。
最重要的是十分守規矩,從不沾花惹草啥的,身邊連個通房丫鬟都沒有。
之後原身如何被人嫉恨就更不用說了,有些人甚至懷疑要不是原身是個女的,而是個男的,那可能都是太子了。
出於愛屋及烏,平昭帝還特地把駙馬原本該得的爵位提了一些,從本該得的駙馬都尉,直接提升成了安平侯爵。
生下孩子後,原身還會時常帶著孩子進宮,連帶著她的子嗣在平昭帝眼中都很不錯,比自己那些個孫子好多了。
這點讓原身和平昭帝都挺滿意的。
她父皇替她挑了個駙馬。
先不提二皇子母親與她的仇,也不提她對二皇子如何的針鋒相對,光是二皇子可能已經知道他母后死因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