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生死簿空白副本(14)
丁雲成為帝太女的第二天上午。
寧王就留了個替身冒充自己,然後他自己本身則是透過秘密渠道離開了帝都,直奔位處於西方的陪都洛陽而去。
大周帝朝的面積太大,所以除了帝都之外,還另外設了四方陪都,分別位於大周帝朝的次中心,正四方位置,
準確來講就是,帝都位於大周帝朝的中心位置,如若以帝都為中心,將大周帝國分割成四份的話,四大陪都就分別位於分割出來的那四塊疆域的中心位置上。
因為疆土並不能保證是個正圓或者正方形,所以所謂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大約在中心,並不是絕對的地理中心。
而這四大陪都地位相當之高。
他們可以組建地方上的小朝廷。
沒有聽錯,
大周帝朝的四大陪都是有資格組建地方小朝廷,管轄政務的。
很多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都被劃入了陪都管理範圍,這些地方帝都那邊並不怎麼重視,所以很多事宜基本都允許陪都諸王自己處理,只有發生外敵入侵,天災或者民亂這等大事之時。
陪都才必須上稟帝都。
帝都那邊也才會插手干預調查。
需要幫助的給予幫助,如果是培都小朝廷裡的某些官員導致的民亂的話。
自然也會嚴格審查,繩之以法。
四大培都分列於四方,東都淮海郡由鎮東王鎮守,南都閩陽郡由鎮南王鎮守,北都冀懷郡由鎮北王鎮守,西都洛陽郡由鎮西王鎮守,這四王是大周帝朝唯四有兵權政權,甚至有領地的王爺。
他們的領地就是陪都所在郡府。
不過,
這四王並不是世襲罔替。
所有達到武聖級別的帝族,都有資格競爭這四王位置,
不管是嫡系還是旁支,
即便血脈再稀薄,只要是帝族,姓周,就有資格競爭,勝者為王,敗者失去一切,甚至於死亡都不會有人斥責。
挑戰之時也不許有外人幫忙。
兩人直接在對戰臺上對決。
雖然很殘酷,但此舉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那些沒有資格繼承王位,後代已經快淪落為平民的普通帝族自強自信,奮發向上,練武勇攀高峰的精神。
給了他們一個競爭上崗的機會。
相當於在帝族內部實現了一定的階級流通,不至於讓某些沒落帝族因為毫無提升地位的可能,而直接鹹魚擺爛。
可能因為帝都一直維持著比較強橫的勢力和手段,再加上這四位實權王爺本身也得努力修煉,防止自己被別人拉下來,所以這四大陪都和幾代實權王爺建國六百餘年來,一直都還挺安穩的。
直到十幾年前那場帝都逼宮之役。
大戰結束後,帝都實力大損,對於四大陪都的掌控力度也相對削弱了些。
這些年來,四大陪都雖然依舊維持著表面安穩,也維持著表面尊敬,
但要說他們沒點什麼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畢竟很多人是沒有滿足的時候的。
當個兢兢業業,擔驚受怕,隨時有可能被別人殺掉頂替的王爺,又哪有做帝朝之主舒服,既然帝朝四大實權王爺能競爭上崗,那麼帝王又為何不能呢?
誰還不是開國老祖的子孫後裔!
當然了,這只是某些宗室王爺的猜測,至於事實是不是如此,不好說,畢竟四大實權王爺現在表現的挺安生的。
立帝太女之事傳到他們那。
他們都沒有上奏摺阻止。
不過,寧王透過被他緊急送出帝都的武聖太監徐泰偉,還是十分明確的調查到了洛陽郡的鎮西王,絕對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安分,不但在私下培養了批遠超規格的私兵,還聯絡了不少雖然屬於旁支,但實力絕對不弱的沒落帝族。
彼此似乎達成了什麼合作協議。
在發現這些情況後,寧王就立刻有種抓住鎮西王把柄的竊喜感,十分迫不及待的偷偷趕往洛陽郡,並在與武聖徐泰偉會面之後,便讓徐泰偉拿著他的令牌,代他出面與鎮西王協商機密要事。
實際就是協商靖難逼宮的事情。
沒辦法,他手裡的秘寶無法支援他在帝都那邊,與遠在洛陽郡的徐泰偉實時通話,而商量近乎於造反的靖難之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而且商量的時候也不能就一個問題來回跑好幾趟傳遞訊息,那多耽誤時間啊,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