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另類的繳械不殺。
隨著這番話說完,本來就因為安國公都已經被俘,毫無鬥志的那些人,自然是全都紛紛繳械,甚至還有個別哭著請罪的,基本就沒堅持負隅頑抗的人。
而緊接著,當然就是善後工作。
在眾人繳械後,丁雲便立刻抱著小皇帝,外帶著剩餘沒有動手的一眾太監宮女,飄飄然走出朝政大殿,緊接著便是大內總管率先壓著安國公跪下,道:
“臣叩見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幸不辱命,臣已將謀逆者拿下!”
隨後,其他抓住不少安國公手下幕僚軍師將領的太監宮女,也都紛紛壓著那些人叩首,朝著丁雲行禮,而且是隻朝丁雲行禮,都沒提及她懷裡的皇帝。
不過這時候也沒人在意這點。
至此,邊上其他那些先前不知情的百官勳貴才總算反應過來,原來這就是太后先前的胸有成竹,不用他們操心。
雖然他們多數依舊滿腦袋疑惑,不知道太后是哪來的這些強橫手下,但能不改朝換代,他們中多數還是開心的。
至於少數不開心的。
那當然是早就有投敵想法,打算跟安國公合作的,甚至於提前給安國公通風報信的那些人了,他們現在別說長舒一口氣開心了,沒被嚇死就算好的了。
一個個基本都是臉色慘白。
眼神躲閃。
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兵部配合著定國公,將這些士兵登記造冊,另外他們雖然死罪可饒,但畢竟也參與過造反,所以先前的賞賜便全部收回,同時所有人增加三年兵役。
回頭若有再立功者,可抵消。
至於安國公和這些領頭的,刑部帶回去嚴加審訊,分開問,弄清楚他們到底是什麼時候有這想法的,誰是主使。
以及還有沒有什麼後續計劃!
另外安國公畢竟於國有功,哀家便特批懿旨,免其死罪,你等審訊之時也不可嚴刑拷問,至於具體如何懲罰,那就看安國公配不配合了,都帶下去吧。
還有,來了的諸位就先別走了,待會兒一起再開個朝會,此事雖然已經解決,但後續影響還需諸位齊心協力。”
雖然理論上來講,安國公造反就是誅九族都不為過,但畢竟一來並沒有造成什麼太大的負面影響,二來邊疆還有十幾萬安國公的大軍,再加上他又剛滅了一國,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都使得丁雲實在不好直接誅殺安國公的九族。
既然不好誅九族,那就索性直接輕拿輕放,繞他一命唄,正好還能給自己營造點好名聲,省得回頭影響不好,再有人搞什麼陰謀論,懷疑她卸磨殺驢。
把人留著,既能表現自己仁慈。
也能借此安撫邊軍。
更能讓其他那些手握兵權的武將勳貴看看,讓他們真正的放心安心,連造反的都沒殺,又更何況他們沒造反的。
說完丁雲就轉身回朝政大殿了。
而其他人也是趕緊做交接,把手裡那些俘虜交給太后指定的部門去處理。
有資格上朝的官員。
則是紛紛跟著太后進了朝政大殿。